
柔道后倒地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授课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中除了传授学生的基本技能外,还创设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学练过程中既掌握知识技能又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及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思想。 二、教材分析 柔道运动起源于日本,1882年日本的嘉纳治五郎将中国武术的踢、打、摔、拿以及日本的武技、柔道等技术融为一体,创立柔道。具有以攻防技击为内容,以倒地和基本功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休等特点。从小学到初中,学区内每个孩子都能通过练习柔道锤炼意志,提升阳刚气质,学习礼仪廉耻。小学阶段是学生由启蒙教育向正规教育转型的开始,应当把姿态教育和培养柔道兴趣放在目标的首位,为学习少年柔道奠定基础,发展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和节奏感。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课上注意力不集中,活泼好动,兴趣难持久,自我约束力差,对体育课认识不足。但是他们模仿能力强,好奇性强,对体育活动有一种新鲜感。因此一些带有模仿性,表演性的练习,很能激起学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抓住他们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来进行教学。 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活动的乐趣、更好的掌握柔道动作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以及团结协作、顽强勇敢的精神品质。 四、学习目标 1、知道所学的动作是柔道项目中的柔道后倒地,能够在后仰倒地时,做到手拍地,头不碰垫子。 2、通过柔道基本倒地的学习,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及良好的身体姿势。 3、通过游戏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团结协作精神。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后倒地动作头部前倾、胳膊伸直拍地 难点:柔道后倒地动作的连贯 六、教法学法 1、教法:讲解示范法、纠正错误法、游戏法、指导评价法。 2、学法:个人、合作、体验、尝试。 七、教学过程 一、导课 1、课堂常规 2、教师通过语言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组织:四列横队 要求:站队快静齐,精神好。 二、热身活动 1、游戏:抢垫子 要求:慢跑中听到指令快速抢到垫子,要注意安全避免冲突。 设计意图:利用游戏的练习引起学生的兴趣,为后面的拉伸内容做好准备。 2、拉伸活动 做5个身体的拉伸活动,发展学生柔韧、协调能力。 3、团身活动 要求:团身前后晃动肩部不着地,头前倾。 设计意图:为后面学习后倒地做好准备。 三、技能学练阶段 1、坐式后倒地:限时3分钟,自主练习,集体练习。要求:大胆尝试,积极练习。 2、深蹲式后倒地:限时6分钟,增加难度,自主练习、集体练习、游戏练习,自己穿梭孩子中间,及时的进行指导纠正。要求:大胆尝试,积极练习。强调:后倒时,两手拍垫子,头前倾。 3、半蹲式后倒地:限时8分钟,再次增加难度,自主合作练习,展示。要求:大胆创新,积极练习,注意安全。 四、体能练习:四肢爬接力 四肢爬可促进大脑代谢水平,对儿童、青少年智力开发十分有益,能训练学生良好的协调和平衡能力。 要求:积极练习,注意安全。 五、整理放松运动 1、师生放松 2、师生交流本课体会 要求:充分放松身心 体育与健康课教案 年级:水平一(二年级 ) 执教教师:杨瑞芹 课次:4—1 课题 柔道后倒地 学习 目标 1、知道所学的动作是柔道项目中的柔道后倒地,能够在后仰倒地时,做到手拍地,头不碰垫子。 2、通过柔道后倒地的学习,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及良好的身体姿势。 3、通过游戏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团结协作精神。 学习内容 1. 柔道后倒地 2、四肢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