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895180

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4份打包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6次 大小:350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4份,包含
    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及参考答案28 三、语言文字运用 (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乡愁四韵 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1974年3月写于台湾)18.下列各项和诗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B.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C.晶莹闪烁的草地,春林洒落的声息,雨后苏醒的花蕾。 D.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19.请另选一个意象,仿照《乡愁四韵》的形式,另写一节,表达的情感与原诗一致。(4分)20.启明中学的“萌芽”诗社,近期准备举办名家新诗推介交流会,假如你要推介这首《乡愁四韵》,请从形式美的角度阐述你的推介理由。(4分) 21.请用一副对联表达你阅读下面这则寓言的感悟,不超过20字。(4分)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22.下面是五种应用文的摘录,请根据文体特点,找出每句的不当之处并修改。(5分)(1)孩子一直有心理负担,承蒙老师悉心奉劝,才解开心结,我们非常感激。 ———家长给老师的信(2)有意应聘文字编辑者请到文学社活动室报名,报名截止时间为6月11日下午5时,过了期限不再接受报名。 ———招聘启事(3)杜甫草堂是诗圣杜甫在成都的故居,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吸引无数游客前来拜谒。 ———解说词 (4)我来拜访您,您不在,您惠赠的大作,已经拜读,改日再来切磋。 ———留言条(5)自从西部山区发生强烈地震以来,我公司对灾后的人民生活十分关心,捐款(包括捐赠衣服、物品折款)累计超过1000万。 ———广播稿 18.D 19.给我一节茱萸枝啊茱萸枝 兄弟一样的茱萸枝 兄弟的遥思 是乡土的遥思 给我一节茱萸枝啊茱萸枝20.①每一诗节首尾呼应,首行诗犹如乐曲的主题旋律,每一个诗节都 像(构成)一个独立的“乐段”;②四个“乐段”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构思,音韵和谐,形成了回环复沓、一唱三叹的音乐节奏,使主题思想得以不断深化,从而产生了荡气回肠的 艺术效果。③每节诗的长短句排列有序,在齐整工丽之中不乏变化之美,显示了 汉语文字的灵性和智性。 21.(示例)智子疑邻今古笑是亲非疏诸事偏 22.(1)“奉劝”改为“开导”或“教育”。 (2)“过了期限”改为“逾期” (3)“拜谒”改为“参观” (4)“切磋”改为“请教”(5)将括号去掉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及参考答案30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随着新技术不断应用,媒介变得更加智能。在智能媒介的广泛应用下,曾经的“信息过剩”似乎变得简约起来。如:某电商客户端贴心地设置“猜你喜欢”栏目,而某新闻资讯平台端出“你关心的,才是头条”。这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个性化和效能,与此同时,人们也逐渐发现,兴趣之外的内容都被过滤掉,同质化内容如同蚕茧,将人们包围,这种 现象被称作“信息茧房”效应。近年来,网络文化内容越发丰富多样,为更加“高效”地传播内容,媒体平台纷纷使用指向用户偏好的推荐算法。它会根据用户浏览历史和关键词一条接一条地推送相似内容。由此,人们获取精神食粮的方式发生了新变化。起初,在信息资源相对稀缺的时期,文化内容的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