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899273

全国甲卷地区2022年高三毕业班语文期末冲刺模拟新编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1次 大小:423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全国,新编,答案,版含,word,训练
  • cover
全国甲卷地区2022年高三毕业班语文期末冲刺模拟新编训练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饮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西方国家的饮食文化因受其外国移民的影响,结合自身的饮食习惯,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中国的饮食文化受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的影响,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拥有独具特色的饮食风俗,与西方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饮食观念上,《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让中国的美食和饮食文化不仅火遍大江南北,更是红遍海外。从中可以看到,中国的饮食强调的是对“美”的体验和追求。这种“美”来自于食物的“色、香、味、型、器”,从嗅觉、视觉、味觉和触觉等体验来享受食物本身所带来的美好感受。西方的饮食则注重“实用性”,强调食物的营养价值,有利于身体健康。在西方的饮食观念里,吃是为了满足生理需求,与精神享受没有关系。 饮食结构上,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这就决定了在食材的选取上,主要以谷物为主,其次是蔬菜,肉类较少。在中国人的餐桌上,常看到的是米饭、馒头等主食配以鲜炒时令蔬菜。而西方国家多是游牧民族,在饮食上以肉食为主,配以蔬菜沙拉等生食。中国人和西方人虽然都吃肉类,但是除了中国在饮食上辅以肉类、西方在饮食上以肉类为主的差异外,还有一个明显的不同,那就是对动物内脏的态度。中国人钟爱动物内脏,无论是猪肝、羊肚,还是牛杂、鸭胗……无不让中国人垂涎三尺。西方人很难接受这些食物,他们也吃动物内脏,比如法国的鹅肝,西班牙的血肠等,但跟中国人对于动物内脏的热爱程度相比就相差甚远,这主要是受其宗教信仰或是与对于食物营养价值的追求有关。 烹饪方式上,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烹饪方式达20余种,有八大菜系,不同地区同样的食材,经由不同厨师的加工会呈现出不同的味道,所以中国的烹饪是一门艺术,他结合了厨师的个人风格,饱含“艺术创作者”本身的认识和灵感,西方的烹任方式主要是烧、煎、烤、炸、焖,厨师在烹任的过程中严格按照莱谱中食材的配比、用量进行操作,丝毫不敢懈怠。这样的烹任方式主要是与西方人着重强调饮食要科学和营养搭配要平衡有关系。 饮食器具上,中国人使用的餐具主要有夹莱的筷子、喝汤的汤匙、吃饭的饭碗、盛菜的盘子(深碟)、喝茶的茶杯、喝白酒的酒盅等。西方人就餐时使用的餐具则是盛食物的盘子、切割食物的刀子、取用食物的叉子、进食的汤匙、喝水的水杯、喝红酒的酒杯、喝白酒的酒杯等。筷子和刀叉是中西方饮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餐具,代表了中西方生活方式和饮食观念的不同,是中西方智慧的代表。 在餐桌礼仪上,中国是礼仪之邦,因而在就餐的时候也非常讲究饮食礼仪。中国就餐讲究用圆桌,宾客围桌而坐是有讲究的,主要遵从长幼有序原则。而西方在餐桌上排座位时则以女士优先为原则。西方就餐用长桌,一般男女主人各坐在长桌的两端,男主人左右两边分别坐的是第一和第二重要客人的夫人,女主人的左右两边则坐的是第一和第二重重要的男客人,依次类推。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上的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文化交流,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避免不应该出现的失误,能够更好地达到有效交流的目的。 (摘编自宋秀萍《浅谈中西方饮食文化之差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