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901485

语言文字运用练习(4份打包)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2次 大小:3752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语言文字,运用,练习,4份,打包
    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及参考答案69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戏”字在几千年前的商周钟鼎文中就出现了,意思是指一种祭祀性仪式。秦汉时期,娱乐性表演又称“百戏”,包括乐舞、杂技、魔术、马戏等。后来,娱乐性的玩耍也叫“游戏”。戏、游戏的含义。所以“戏”原本有仪式、百戏、游戏的含义。戏剧是人物扮演故事的表演艺术。表演是手段,故事才是核心。( )。故事内涵在戏剧中的存在和被强调,意味着文学性成分的增强,于是,便有了剧本。因为戏剧是剧场中的表演艺术,没有剧本也可以有戏剧,但是,文学的参与使戏剧的艺术性得到了很大改善。戏曲把中国传统的诗、歌、舞、乐、技的手段在舞台上综合运用起来,表演故事。中国戏曲有古老的传统,距今已有余年历史。现存的中800国戏曲有多个剧种,它们犹如一颗颗明星,闪烁在传统艺术的浩瀚300天空之中。数以万计的剧目,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相比的。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从广泛意义上而言,“戏”与“百戏”和戏剧的区别在于有没有故事。 B.戏剧有了“故事”,但广泛意义上的“戏”与“百戏”没有故事。 C.有了“故事”,广泛意义上的“戏”与“百戏”便和戏剧区分开来。 D.有了“故事”,戏剧便区别于广泛意义上的“戏”与“百戏”。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B.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C.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D.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两处语病,请修改。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大学校训是集中体现一所大学的理念和精神,渗透到每一所大学的办学宗旨、管理制度、学科建设、师生活动等各个方面的一种文化符号。中国大学的校训受西方校训的影响而产生。既然受西方校训的影响而产生①这些共同的特质不仅体现在校训的形式上,②。从内容上看,中西方大学校训都可分为“为学”“为人”等几大类。以“为学”为主旨,是指大学以对知识、真理的不懈追求为办学的主要目的。以“为人”为主旨,是指大学主要强调对学生的塑造以道德为本,培养具有高尚品格、勇敢气质和服务精神的人。中西方大学的校训,尽管在内容上大致都可如此划分,但是③。如,同样在讲“为学”,西方的大学强调在上帝的灵光中去探索真理,中国的大学则强调勤笃、敬业等儒学传统;同样在讲“为人”,西方的大学强调博爱、自由、服务,中国的大学则主要强调诚朴、勇敢等道德修养。 21.请把上文中画横线的长句子改成三个短句。要求:语言表达连贯,不得改变原意,可适当增删词语。 22.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18.D 19.C示例:尽管(或虽然)戏剧是剧场中的表演艺术,没有剧本也可以20.有戏剧,但是,文学的参与使戏剧的艺术性得到了很大提高。示例:大学校训是一种文化符号,它集中体现了一所大学的理念和21.精神,会渗透到每一所大学的办学宗旨、管理制度、学科建设、师生活动等各个方面。 示例:①就会有一些共同的特质②更体现在校训的内容22.上③也有一些本质差异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及参考答案70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火炬名为“飞扬”。冬奥会火炬造型极具动感和活力,颜色为银色和红色,象征着“( )”。残奥会火炬使用银和金,象征着荣耀和梦想,体现了残奥会“勇气、决心、鼓励和平等”的价值观。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