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904049

语言文字运用练习(4份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5次 大小:3974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语言文字,运用,练习,4份,答案
    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一则及参考答案102 六、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西民间古城多,大院多,寺庙更多。那照壁、牌楼、香亭、寺塔、神像、供器、花坛以及在墙壁上的花砖,从内容到形式,我甚至无法成为一个完整的阅读者。文化从来都不是大众化的。就像文明的,一定都是聪明人。看风景的人更多的是听民间富贵,很少有人看工匠手艺。也许对一个局外人来讲,内部的秩序对他们是陌生的,欲望高举的双手永远无法 现代人所渴望的境界。 月光流水一般,奇异地分属于每一个人。从本质上说,贫穷的日子是没有作为的,和仅仅因为旅行而留一张相片一样。对峙才能显出意义,手艺比庙脊立得更高。山西大院在艳阳高照下给了我巨大的 ,同样,我的脚也总是无法走入它更深层的内部。 1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镶嵌星火相传触及震撼 B.镶贴薪火传承触及震动 C.镶贴薪火传承企及震撼 D.镶嵌星火相传企及震动 19.下列各项中,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D.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七、选择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冬奥场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最早提出使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进行制冰,① 是当前冬季运动场馆最先进、最环保、最高效的制冰技术之一。它的应用,能够不仅为冬奧会比赛提供冰面温度高度的均衡,而且可以使国家速滑馆碳接近于零的排放量。 “冰丝带”采用了环保性和安全性最佳的自然冷媒———二氧化碳制冷剂,其“破坏臭氧层潜能值”为,“全球变暖潜能值”为,并且无异味,不可燃,不助燃,01是可持续性最好的冷媒之一。② ,能够提升能效以上。采用二氧化碳制冷,20%有把握实现冰表面温差不超过,利于运动员创造好的成绩,这是传统冷媒难以0.59℃达到的。“冰丝带”采用了环保性和安全性最佳的自然冷媒———二氧化碳制冷剂此外,场馆的多功能超大冰面亚临界、跨临界多工况并行二氧化碳直接蒸发制冰集中式制冷系统,亚临界、跨临界多工况并行二氧化碳集中式制冷中压回油系统,人工冰场超长不锈钢冷排管等均属国际首次。③ ,“冰丝带”是一座真正的智慧场馆、绿色场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它的应用,不仅能够为冬奥会比赛提供温度高度均衡的冰面,而可以使国家速滑馆碳排放量接近于零。 B.它的应用,能够不仅为冬奧会比赛提供温度高度均衡的冰面,而且可以使国家速滑馆碳接近于零的排放量。 C.不仅能够为冬奥会比赛提供温度高度均衡的冰面,它的应用,而且可以使国家速滑馆碳接近于零的排放量。 D.能够不仅为冬奥会比赛提供温度高度均衡的冰面,它的应用,而且可以使国家速滑馆碳排放量接近于零。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2.请依据上文,给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宣传片《制冰技术的“中国方案”》拟写1条宣传口号,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30个字。 C.18 B.19 【分析】 .18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镶嵌,指将一个物体嵌入另一个物体中;镶贴,是一种工艺,一般指对建筑内、外表 面涂抹灰浆粘贴饰物等。根据后面的“在墙壁上的花砖”,此处应选“镶贴”。薪火传承,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后多用作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星火相传,一般是指红色革命精神,星星之火代代相传。根据前面的“文明”,故应选“薪火传 承”。企及,指盼望赶上,希望达到更高的水准;触及,接触到,触动。后语境“现代人所 渴望的境界”,有“盼望”“希望”达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