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故宫》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北京故宫的历史和故宫藏品。 2、通过对《韩熙载夜宴图》赏析,从而能简单的独立欣赏一件绘画作品。 3、培养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绘画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重点:赏析评述《韩熙载夜宴图》,了解中国画长卷的艺术特点,使学生理解《韩熙载夜宴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 难点:能从多角度赏析优秀的传统绘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用名画营造课堂氛围,视频欣赏北京故宫风光。 (1)说起故宫,不知道同学们对它有多少了解,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吧,把你知道的北京故宫介绍给大家。 预设: 生:宏伟、华贵、值钱。 (2)师补充介绍北京故宫 。 (3)简单介绍故宫藏品 ,引入《韩熙载夜宴图》。 (4)师介绍这幅画的主人公韩熙载。 (5)设问提趣:古时候的人是怎样举行晚宴的呢?下面就让我们穿越到他家中,跟随他体验一下那个时代的晚宴。 二、新授课 (一)初赏 1.跟随韩熙载体验宴会过程(视频欣赏)。 2.这幅画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预设生:长 在我们的绘画中,把长的横幅称为长卷,这幅画主要画的是人物。 3.同学们,根据画面人物和情节划分一下,这幅长卷可以分为哪几个场景? 预设生:可以分成五个场景。 师继续提问:你们是根据什么分成了五个场景的? 预设生:每个场景都用屏风隔开的,里面的主人公出现了五次。 4.要求学生根据每个场景取个名字,提示他们可以用活动来概括。 (听琴、观舞、休息、赏乐、散宴) (二)再赏:分段详解 1.活动:重点分析第一个场景,第五个场景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任物卡。 2.反馈任务卡 (1)谁是我们的主人公? 预设生:红衣男子 师纠正:简单介绍红衣男子,并指出谁是主人公。 3.第一场景:听琴(出示音乐和图片) (1)提问:这音乐动听吗?你是从画面中哪些细节知道这琵琶声很动听呢? 学生抓住画面中人物动态、神情看出来这是动听的琵琶曲。 4.第二场景:观舞 主人公发生了什么变化?提示衣服、动作。 简要介绍画面中的和尚。 与西方作品对比,为什么它画夜晚不像西方那么暗呢?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这是“夜宴”呢?看谁眼睛比较亮,观察得比较仔细。 5.第三场景:休息 提示观察主人公此刻的变化。说一说他此刻的动作、神情。 6.第五个场景学生合作探究及反馈。 (三)小结 1.五个场景韩熙载的神情是怎样的?为什么呢? 2.师介绍当时的历史背景。 三、拓展 1.北京故宫除了《韩熙载夜宴图》还有哪些也是长卷? 2.对比《清明上河图》与《千里江山图》、《韩熙载夜宴图》不同表现形式。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