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0918678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2 7.《归园田居(其一)》名师教学设计(2份打包)

日期:2025-01-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1次 大小:493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归园田居(其一),打包,2份,教学设计,名师,教课
    在《归园田居》中感受陶渊明的“真”与“自然”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基本信息 课题 在归园田居生活中感受陶渊明的“真”与“自然” 年级 高一 模块 必修2 教科书版本 人教版 学习主题 在《归园田居》中感受陶渊明的“真”与“自然” 1.整体设计思路(教学设计的思路与学习价值分析) 本课的主题定为让学生在归园田居生活中感受陶渊明的“真”与“自然,感受陶渊明的隐逸情怀。因为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一位非常重要的诗人,甚至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他被尊称为“隐逸诗人之宗”, 陶渊明是中国文人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文人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之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他开创了“田园诗”流派。他的真性情和他笔下勾勒的理想世界———桃花源”为世人熟知敬仰。语文核心素养中包含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所以我认为有必要让学生在以往积累的基础上更多地了解他的人生经历和诗歌作品,更好地理解他的隐逸情怀。 本课从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归园田居(其一)》入手,把《归园田居》组诗中的其他四首和其他一些诗文选取进来,进行对比阅读。《归园田居(其一)》选入必修2第二单元,是略读课文,这首诗歌是组诗的第一首,最能体现他的归隐思想,主题鲜明深刻有代表性。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过他的《归园田居(其三)》《饮酒(其五)》《桃花源记》,对其人其诗有一定了解,但并不全面。学生大多知道他之所以辞官是因为他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在乱世中抱负难以施展,而很少了解他也曾有着入世的愿望和努力。而学生初中所学古诗文作品大多体现其归隐后生活美好宁静的一个侧面,但是陶渊明归隐生活的另一个侧面学生并不了解,真实的农耕生活不仅有快乐美好宁静,也有贫困辛劳拮据。在《归园田居》组诗中其他几首、《五柳先生传》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等作品中均有体现。所以本课采取扩充资料、对比阅读的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他的归隐生活,从而更加理解他的隐逸情怀。 本节课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采取讨论、辩论、交流、展示等方式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整节课以三个任务驱动,任务1“知人论世”, 借助扩展资料和知识积累,引导学生知人论世,了解陶渊明为官的经历和思想变化过程,初步体会他的隐逸情怀。任务2“重现田园生活”通过对比阅读,借助文字、绘画等方式重现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深入理解他的隐逸情怀。任务3结合现实社会的各种“归隐”现象讨论陶渊明思想的时代价值,正确看待“归隐”现象,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已正式面向社会公布,核心素养由“文化底蕴”、“社会参与”“自主发展”三部分组成,本课的设计意在让学生全面了解陶渊明的归隐生活,深入体会他的隐逸情怀,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审美情趣。能联系现实正确看待陶渊明精神的时代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目标设计(指向学生素养发展的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 1. 借助扩展资料和知识积累,引导学生知人论世,了解陶渊明为官的经历和思想变化过程,初步体会他的隐逸情怀。2. 通过对比阅读,借助文字、绘画等方式重现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深入理解他的隐逸情怀。 3. 结合现实讨论陶渊明思想的时代价值,正确看待“归隐”现象,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3.学习内容分析(教学内容及内容结构分析,重点难点分析) 本课的设计意在让学生全面了解陶渊明的归隐生活,深入体会他的隐逸情怀,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审美情趣。能联系现实正确看待陶渊明精神的时代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本课选取了《归去来兮辞》和体现他的为官经历、原因的材料作为学习补充,让学生结合已有知识“知人论世”体会到他的内心追求。 从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归园田居(其一)》入手,把《归园田居》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