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941595

2022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未来,我们将何去何从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34次 大小:18685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2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未来
  • cover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未来,我们将何去何从(附:审题指导及范文点评) 文 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网络上一段题为“我不想做这样的人”的演讲视频红遍了大江南北。两位初中生激情澎湃的演讲,展现了他们对社会的观察、对未来人生的思考,说出了年轻人的心声,尤其是“我不想做一个流水线上制造出来的人”“我不想做一个浑身带刺的人”“我不想做一个隐身的人”等一系列观点更是好评如潮,引发了全国亿万年轻人以及曾经是年轻人的前辈、师长们的感触和共鸣。 是的,一个人年少的时候,他的人生观也许还没有定型,他对未来的期许也许还不够清晰,他也许还没有找准自己未来的人生坐标……但是,家庭的浸润、学校的教育、社会的熏陶、阅历的渐长一定会使他慢慢明白:我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在即将跨进18岁的门槛,成为拥有公民权的时代青年的时候,你对“将来成为怎样的人”有什么样的思考和感悟?请写一篇演讲稿,在学校“高三学子18岁成人仪式”上演讲,演讲内容要切合身份,贴近生活,有针对性,有真情实感。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这是一篇任务驱动型作文。写好这篇作文,审题是关键。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步骤一般是“先审任务”“再审材料”,走好这两步,才能保证作文的形式和内容不出差错。 一、先审任务。 1.明确写作者身份:即将跨进18岁门槛拥有公民权的高三学子。他们将参加高考,接受祖国的挑选;他们将面临人生道路的第一次选择,他们将肩负起应当承担的责任。 2.明确文体:写一篇演讲稿。必须明确演讲稿的文体特征、语言风格,必须注意文辞的情感性和鼓动性,须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要学会与读者的交流互动等等。 3.明确主题:演讲的主题是“将来成为怎样的人”。这个“怎样”可以指一个人的知识、技能、职业素养、意志品质……但最重要的,应该是指一个人的综合素质。 4.明确附加要求:切合身份:要以18岁高三学子的“后浪”身份观察问题。贴近生活:要关注当下,关注身边,关注日常。有针对性:要谈具体问题,不说空话套话。 二、再审材料。 1.关注任务部分与材料部分的交集。材料部分的内容一般与写作内容和作文主旨相关。在审读材料部分的内容时,首先需要注意的是材料部分与任务部分在内容上的交集,这往往就是我们写作时必须把握的核心内容。这道文题材料部分与任务部分的交集是:任务部分要求写“将来成为怎样的人”,材料部分则从反面强调了“我不想做一个流水线上制造出来的人”“我不想做一个浑身带刺的人”“我不想做一个隐身的人”……两相对照不难发现,所谓“怎样的人”就是一个有个性有特长有独立精神的人、一个有合作意识有包容心的人、一个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该出手时就出手的人……这才是真正的“后浪精神”,也是作文所要表现的主旨。抓住这一点,作文就基本不会偏题跑题了。 2.关注材料中点点滴滴的重要信息。材料中还有不少關键信息,对写作起着提示或限制作用,需要高度重视。如材料第一段中的“社会现象”“未来人生”等词语就提醒考生,我们在写作中所褒贬的内容虽说属于个人素质或品德问题,但又是社会上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我们需要的是激浊扬清,成就一代人的美好未来;第二段中“家庭的浸润”“学校的教育”“社会的熏陶”“阅历的渐长”等词语提醒我们,一个人的成长和进步是“合力”作用的结果,能使我们在今后的发展中做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在最佳的环境中造就自己;“引发年轻人和前辈们的关注”则说明老一辈关注着我们的健康成长! 3.在吃透题干的基础上拎清注意点。综合材料部分和任务部分的信息,可以明确具体的写作要求。一是立意。要能发现存在于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