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954034

上海市杨浦区2022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1次 大小:1116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上海市,杨浦区,2022届,高三一,三一,语文
  • cover
上海市杨浦区2022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一 积累运用 1. 按要求填空。 (1)_____,自前世而固然。(屈原《_____》) (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_____。(《大学之道》) (3)《赤壁赋》中的客以比喻的手法感慨自身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 2. 按要求选择。 (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中国是学习的高手。某种程度上,_____。技术水平并不决定经济的成功。实际上,_____,而不是相反。_____,事实恰恰相反,_____。 ①没有一个初创者是为了拥有新技术而选择创业 ②技术创新是企业家驱动的经济发展的结果 ③创业的成功为开创新的技术应用场景提供了前提和可能 ④学习能力的快速积累确实揭示了中国经济成功的秘诀 A. ④①②③ B. ④②①③ C. ②③①④ D. ②①③④ (2)下面是某校校报记者为校艺术节文艺汇演草拟的简讯。下列修改建议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五月的鲜花开遍校园,甜美的笑容洋溢着青春的色彩。今天下午,我校文化艺术节文艺汇演在大会堂隆重举行。 合唱《中国梦》、小品《中国人》、相声《我的青春我做主》、舞蹈《青春街舞》等节目轮番上场。教师自编自演的三句半《同学,我要对你说》,在轻松诙谐的语言中流露出老师对我们的殷殷期望。文艺汇演持续了两个小时,台下观众笑声不断,汇演反映出全校师生团结、向上的精神面貌,营造出活泼、和谐的校园氛围。 A. 需要添加一个标题。 B. 需要添加具体时间。 C. 需要概括汇演特征。 D. 需要描写节目细节。 二.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什么是批评 张定浩 ①什么是批评?一种深入人心且广为流布的观点,认为批评就是“好处说好,坏处说坏”,据说来自鲁迅。1978年的《社会科学战线》发表过王永生、戴翊合著的《“批评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学习鲁迅关于文艺批评的论述与实践札记》一文,或许是这种“鲁迅批评观”的滥觞。如今,四十年过去,这“八字真言”似乎始终成为套在“批评”这门行当头顶的符咒,必要的时候就念几声,立刻海晏河清。 ②但这未必是鲁迅的本意。 ③考这八个字的出处,是在鲁迅1933年《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里,收入《南腔北调集》中,是应编辑之约,回顾自己十年前写小说的初衷、方法和得失,其中有一段谈到批评,这里不妨多引几行:还有一层,是我每当写作,一律抹杀各种的批评。因为那时中国的创作界固然幼稚,批评界更幼稚,不是举之上天,就是按之入地,倘将这些放在眼里,就要自命不凡,或觉得非自杀不足以谢天下的。批评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才于作者有益。 ④我们可以看到,这“坏处说坏,好处说好”本只是一句话的上半截,而下半截的“才于作者有益”才是这句有关“批评”的论述的落脚点,但被拦腰切断之后,就成了“批评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一个条件句式神奇地变成了一个判断句式,这其中意思的大相径庭,就好比说“跑步必须穿跑鞋,才对跑者有益”被简化成“跑步必须穿跑鞋”,进而又扭曲成“跑步就是穿跑鞋”。 ⑤如果再结合这篇文章的上下文,鲁迅原话的意思其实很清楚:一个写作者,对自己的写作得失其实是最有感觉的,但未必很清晰,或者说,未必愿意直面,所以对于作者“有益”的批评,不是捧和骂,而是那些可以准确指陈其得失的批评,从而可以帮助他清醒地认识自我。倘若颠倒一下句式,这句话的确切意思恐怕更清楚些:“于作者有益的批评,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鲁迅在这里根本不是在给“批评”下一个定义,而只是从作者的角度,辨析何种批评是有益的。 ⑥因此,鲁迅所说的“坏处说坏,好处说好”,这个“坏处”和“好处”的意识,原本是明确来自作者,而非批评家———是作者意识到却企图蒙混过去的缺陷,恰好被批评家指出来了;是作者呈现出却未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