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969847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4课 中国画-树的画法 人美版(北京)(表格式)

日期:2024-06-16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2次 大小:542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五年级,画法,北京,人美,下册,中国画
  • cover
教学基本信息 课 题 中国画《树的画法》 学 科 美 术 学段 第一学时 年级 五年级 相关领域 “造型·表现 ”领域 教 材 人民美术-出卷网- 五年级下册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是中国画知识体系的一部分,也是小学阶段运用中国画形式变现山水画的起始课,与六年级上册《中国画-建筑的画法》《中国画-山水画法》构成上水画单元。山石树木是学习山水画的基础,学生掌握树木的基本画法和规律,为进一步学习山水画做准备。<<美术课堂活动标准>>中明确要求5-6年级的美术课要尝试中国画的表现方法,体验笔墨的趣味。本课是在低年级笔墨游戏和花鸟课程基础上,应学段、学情的需要而设置的。山水画是乐山乐水的艺术,是中国画中成就较高的画种,以描写自然山川为题材,既抒发了画家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带给欣赏着卧游林泉之乐。本节课通过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兵要将这样的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所有本课的教学设计就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以兴趣为载体促使学生创意实践、审美判断、文化理解、图像识读、美术表现五大核心素养的形成。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中国画-树的画法是北京市人美版美术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十四课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领域。与六年级上册《中国画-建筑的画法》《中国画-山水画法》构成上水画单元。三四年级学习过中国画荷花、青蛙、熊猫等画法。对于中侧顺逆的笔法浓淡干湿用墨方法已经有所了解,教师秉承知识的延续性,运用就知识迁移的方法,落实《课标》要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习中国画的意图。学生分析:劣势:1.缺少对中国画笔墨媒材长期使用和创作能力。 2.对中国画的技法如笔法 墨法的运用与实践不足。 3. 对中国画大师及其作品的欣赏和运用专业术语的评述能力较弱。优点:1.学生对中国画学习的内在动机很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学习欲,敢于大胆动手进行创作。2.讨论 探究和观察能力较强。3. 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有利于审美能力的养成。2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中国山水画中树的基本方法感悟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美。尝试用中国画画树的方法,画一副以树为主,适当添加环境的水墨画。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中国山水画树木画法的学习、欣赏、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知识,提高对笔墨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加深对传统民族文化的热爱。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欣赏画家作品的过程中,感悟画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在体验水墨表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及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教学重点:学习运用点叶法表现树。教学难点:如何利用没骨法绘制出形态生动的树。 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复习引入1提问:通过我们之前的几节课学习和老师一起回忆一下,笔法有几种分别什么?墨法分几色分别是什么呢?用墨应该有哪些变化呢?我们中国古人运用笔墨来表现世界万物,让我们一起欣赏感受一下大自然与古人笔下树的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水墨表现———树。板书课题体验学习同学们咱们要想画好一棵树,老师有一个小诀窍:将一大滴墨滴在一张纸上,迅速向上、左、右吹观察一下它像什么?展示学生的作品,大家看看这棵美不美?这个同学的作品真棒,看看这树枝画的多漂亮,像一个个的小鹿角,这个又像螃蟹的爪子,真是太有趣了。总结:树的细梢分为两种向上叫做“鹿角式”,像两旁横出的叫做“蟹爪式”。出示图片展示“鹿角式” “蟹爪式”这样的一颗树还缺少什么?那么现在能在你的画面中添加上去么?总结学生作品,点叶法 和夹叶法探究学习下面大家介绍一位绘画大师-吴冠中并出示其作品。吴冠中简介提问:分别说一说我们的作品和大师的作品哪里不同?你的作品还能怎样改进一下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