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20378

第2课 我和我的好朋友 教学设计(表格式)湘美版(2024)美术一年级上册

日期:2025-05-22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263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课,我和,我的,好朋友,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我和我的好朋友(湘美版2024年一年级上册) 课时 共2课时 第2课时 课型 造型·表现 教材分析 本课以“好朋友”为主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回忆和创作,用绘画形式表现与好朋友的互动场景。教材通过图片和范作展示不同小朋友与朋友相处的温馨画面,帮助学生理解友情的内涵,学习用简单的线条、形状和色彩捕捉人物特征及动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是一年级学生初次接触人物主题创作的重要课例。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约6-7岁,处于形象思维主导阶段,对身边的朋友充满兴趣,但观察能力和细节表现能力较弱,人物造型常出现“头大身小”“比例失调”等特点。他们喜欢用鲜艳的色彩表达情感,动手能力逐步发展,但需要教师引导观察方法和绘画技巧。通过上节课对“好朋友的外貌特征”的学习,学生已能初步描绘朋友的头部特征,本课将进一步引导学生表现互动场景,提升画面叙事性。 学习目标 学习评价 (核心素养导向) 1. 图像识读与审美感知:通过观察生活中与好朋友的互动场景、教材范作及教师示范,识别并描述人物的动态、表情及环境细节,感知友情主题作品中温暖、活泼的审美特征。 2. 美术表现与创意实践:运用简单的几何形概括人物身体结构,结合线条粗细变化表现动态,选择明快的色彩渲染氛围,完成一幅表现“我和我的好朋友”互动场景的绘画作品。 3. 文化理解与情感态度:通过创作与分享,体会友情在成长中的重要性,理解“朋友”作为人际交往中重要角色的文化内涵,培养尊重他人、珍视友谊的情感态度。 1. 图像识读与审美感知: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观察学生能否描述出2-3个与好朋友互动的细节(如一起跳绳、分享零食等),并说出画面中哪些元素(如笑容、手拉手的动作)传达了温暖的情感。 2. 美术表现与创意实践:依据《学生作品评价表》(见教学准备),从“人物动态”(是否用简单几何形表现身体)、“细节刻画”(是否添加服饰、表情等细节)、“色彩运用”(是否选择明快色彩)三方面评价,80%以上学生能达到“动态明确、细节完整、色彩协调”的标准。 3. 文化理解与情感态度:通过作品分享环节,观察学生能否用1-2句话表达“为什么喜欢这个好朋友”或“和好朋友在一起的感受”,感受其对友情的理解与珍视。 重点 运用几何形概括人物身体动态,结合细节刻画表现“我和我的好朋友”的互动场景。 难点 捕捉并表现人物动态的生动性(如奔跑、拥抱等)及画面的情感传递。 主问题 怎样用画笔让别人一看就知道画的是“我和我的好朋友”?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表现?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课件(包含学生与朋友互动的照片、教材范作、教师示范步骤图)、实物投影仪、范作(不同动态的“我和好朋友”绘画作品)、绘画工具(水彩笔、油画棒、A4画纸)、《学生作品评价表》(内容:动态明确/较明确/不明确;细节丰富/较丰富/不丰富;色彩明快/较明快/不鲜艳;情感传递明显/较明显/不明显)。 2. 学生准备:水彩笔、油画棒、A4画纸、课前收集的与好朋友的合影(可选)。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5分钟) (一)播放“朋友歌”动画片段 1. 教师播放动画《小苹果》(改编版,歌词突出朋友间的陪伴),引导学生跟随哼唱。 2. 提问:“刚才的动画里,小朋友们和好朋友一起做了什么?你们和好朋友一起做过哪些开心的事?” 3.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用简笔画记录关键词(如“跳绳”“搭积木”“吃冰淇淋”),张贴在黑板右侧“快乐事件墙”。 (二)展示课前收集的合影 1. 邀请2-3名学生展示自己与好朋友的合影,用1-2句话介绍:“这是我的好朋友XX,我们一起……” 2. 教师总结:“好朋友是我们成长中最重要的伙伴,今天我们要用画笔把这些温暖的回忆画下来,题目就是《我和我的好朋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