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0975047

2020-2021学年湖北省潜江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日期:2024-06-1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0次 大小:10183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0-2021,学年,湖北省,潜江市,七年级,期末
  • cover
2020-2021学年湖北省潜江市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分) 当你看到“及第”“进士”“状元”“连中三元”这些词语时,你会想到以下哪种制度?(  ) A. 议政王大臣会议制 B. 中央集权制 C. 科举制 D. 三省六部制 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 A. 文明初露曙光 B. 分裂走向统一 C. 繁荣与开放 D. 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很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帝王的对联。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的(  ) A. 开明君王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 调整政策呈开元,沉迷酒色误王国 C. 陈桥兵变成君王,限制武功向文治 D. 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马克思在评论清帝国时说:“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下列不属于“帝国”被打垮原因的是(  ) A. 对外闭关锁国 B. 鄙视科学技术 C. 大兴文字狱,把文化专制推向顶峰 D. 设厂卫特务机构监视官民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团结凝聚、共同奋进的历史以下是某同学梳理少数民族杰出人物时制作的表格,表格中①处应该填写的人物是(  ) 人物 主要事迹 494年迁都洛阳,推进汉化政策 ① 统一女真各部,颁行女真文字 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 把国号改为元,完成全国统一 A. 孝文帝 B. 阿骨打 C. 铁木真 D. 忽必烈 苏州盛泽镇在明朝中期还是一个普通的村落,而到清朝前期,“那市上两岸绸丝牙行,约有千百余家。”可见,盛泽镇的发展体现了(  ) A. 棉纺织基地的出现 B. 全国性商贸中心的形成 C. 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 D. 工商业市镇的快速发展 以下文学作品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 A. 《三国志通俗演义》 B. 《西游记》 C. 《红楼梦》 D. 《天工开物》 唐代有一位诗人,他的诗反映了动荡时代人民的苦难,表现了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被称为“诗史”。这位诗人是(  ) A. 屈原 B. 杜甫 C. 辛弃疾 D. 关汉卿 有人说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是“罪在当代,功在千秋”。“功在千秋”主要指(  ) A. 巩固了隋朝统治 B. 方便了隋炀帝的江南巡游由 C. 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 加速了隋朝灭亡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一个细节:康熙帝曾经对西方科学技术很感兴趣,同时康熙帝对外国的侵略也曾经进行过坚决抵抗,维护了主权。康熙帝坚决抵抗外国侵略的事迹是(  ) A. 抗击沙俄侵略者,收复雅克萨 B. 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C. 反击沙俄侵略者,收复新疆 D. 大败倭寇,收复台湾澎湖列岛 下列史实发生在成吉思汗时期的是(  ) A. 建立蒙古政权 B. 改国号为元 C. 灭亡金政权 D. 结束南宋统治 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  ) A. 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 B. 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需要 C.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 D. 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到:“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又较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遏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 “这一制度”指的是(  ) A. 郡县制度 B. 科举制度 C. 行省制度 D. 厂卫制度 《东京梦华录》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该材料反映宋代(  ) A. 社会分工完成 B. 市民生活丰富 C. 民间艺术精湛 D. 边境贸易繁荣 唐太宗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朱元璋认为:“天下初定,百姓贫困,就如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毛;新植之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