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010990

湘艺版 六年级上册 音乐 第三课 猜 调 教案

日期:2025-04-19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8次 大小:307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艺版,六年级,上册,音乐,第三,教案
  • cover
《猜调》歌曲教案 教学内容:1、聆听《猜调》。 2、用各种演唱形式表现《猜调》。 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学唱歌曲《猜调》,了解歌曲诙谐欢快的风格特点,初步掌握几种基本的演唱形式。 2、通过多种演唱形式的结合演绎,体验云南儿童游戏歌曲的特点。 3、通过对几首对歌的对比聆听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通过聆听《猜调》,了解风格特点。 2、能通过、多种形式来表现歌曲。 教具准备:猜调的相关资料、电子琴。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师生唱问好歌。 2、谈话导入 师: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云南的民歌不仅形式多样,而且种类多样,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欣赏一首云南歌曲。《猜调》(课件一) 3、初听欣赏《猜调》(课件二) 1、师:听完这首歌,大家有什么感受? 生:(歌曲速度越来越快。) 2、师:那么你们觉得唱这首歌的人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欢快,开心。) 4、复听《猜调》 师:那我们一起带着欢快的情绪听老师唱一遍,听听这首歌曲到底都说了什么?(听师范唱)进一步地聆听感受,对歌曲能有较全面的且准确的认识。 师小结:这是一首云南儿童玩游戏时对唱的歌曲,演唱时因为对方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为了唤起对方的注意,并激起对方感情上的反应,所以往往开始先唱一个长长的引腔,再唱主要内容通过一串串问题,对方以对答的形式展开活动,问得巧,答得妙,妙趣横生,这种演唱形式则称之为“对歌”。 5、学唱歌曲 1、学习歌词:在读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理解把街字读作gai的意图,并明白米线即米粉的师生以对答的形式学唱歌曲旋律。既能帮助学生熟悉歌词,把握情感,又为学生解决难点节奏演唱来铺垫。 2、让学生用LA模唱旋律,引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来表现,并再次熟悉曲调。跟琴范唱解决其中,5 7的唱法,可用5317的搭桥过渡法帮意思。 3、加入前倚音演唱。(前倚音都可用听辨对比法来突出) 4、跟琴演唱,引导学生用明朗轻快的声音完整地演唱歌曲大胆表现并享受音乐带给我们的童趣 。 5、歌曲处理: 师:这是首很有趣的问答歌,下面我们再听一遍,找出你们觉得最有趣最有特点的句子。 生:说特点 (1)学生说一个特点,就把准备好的对应的卡片贴到黑板上,开头“小乖乖”声音高,带有呼唤性,吸引对方的注意,问问题的时候,越来越快,因为想考倒对方。 (2)回答问题的时候也越来越快,表现自己思维敏捷,没有被人考倒。 (3)结束句衬词,具有地方特色,装饰音的加入表现了对歌曲得意的表情。 6、用多种形演唱歌曲。(师生问答、一问多答、多问一答等) 六、歌曲创新 小组合作创造美鼓励发散思维创作。以竞赛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勇于展示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学生分组进行新歌词对答展示。 7、歌曲扩展 欣赏不同版本的《猜调》 师:通过刚才的聆听学习,相信同学们对歌曲猜调都很熟悉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听用树叶、古筝演奏的情调,相信又会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感受。(播放课件三)学生聆听。 师: 听了这些,你们一定对这首歌曲的了解是不是更深一层了呢?其实对歌的演唱形式在民歌中是经常能听到的这种也广泛的应用到了我国的戏曲作品中,影视作品中。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这些优秀的歌曲片段中,去领略另一种独特味道吧。 聆听不同地方的对歌《对花》、《打猪草》《刘三姐片段》等,扩大学生对对歌形式的了解。 8、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并学习了云南民歌《猜调》,相信大家感受到了云南民歌的之美和云南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感。让我们,做一个享受音乐,热爱生活的人吧。 九、下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