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011000

湘艺版 六年级上册 音乐 第十课 演唱 铃儿响叮当 教案

日期:2025-04-19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1次 大小:312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艺版,六年级,上册,音乐,第十,演唱
  • cover
《铃儿响叮当》教案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习歌曲《铃儿响叮当》,让我们从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二、通过歌曲《铃儿响叮当》的学唱,让学生从中体验到音乐的美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演唱技巧。 三、通过不同版本的《铃儿响叮当》的欣赏,把握不同的音乐要素所带来的音乐形象的不同。 教学重点: 歌曲意境的感受以及用不同情绪生动的演唱来表现它。 教学难点: 歌曲的赏析与演唱表现艺术处理的结合统一以及尝试用不同的音乐要素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1、 情景导入 1、 师:同学们,冬天到了,快下雪了,大家看(出示雪景图片)下雪的时候你最想做什么?老师这儿有几张小朋友们滑雪的图片(出示滑雪图片),大家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啊!圣诞老人听到孩子们爽朗的笑声驾着马车坐着雪橇也赶来凑热闹了,大家看,他来了(出示圣诞老人图片)。看了这几幅图画让你想到了什么? 2、 师:今天圣诞老人也给大家送来了礼物,同学们猜猜会是什么呢? 3、 师:同学们真聪明,是一首歌,你们听(播放《铃儿响叮当》歌曲) 4、 师:听完了有什么感受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学这首歌曲,请同学们把音乐书翻到第48页,歌名是《铃儿响叮当》。 2、 初步欣赏,了解歌曲 1、 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 2、 介绍歌曲 师:这是一首1=F 2/4拍的歌曲,它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两拍的曲式构成的,是一首活泼、轻快地儿童歌曲,唱的时候要用稍快的速度来演唱。这首曲子分为两段,第一段从叮叮当!……嗨!它描绘了一群小伙伴坐在雪橇上,他们的欢歌笑语伴随着清脆的马铃声回荡在山野的美丽画面。第二段旋律变得宽阔,表现了小朋友勇往直前的气势和内心的欢快。 3、 初唱歌曲 师: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老歌,如果会唱可以跟着一起唱。(播放歌曲) 师:我听好多同学都会唱,这样吧,我们一起清唱一遍好吗? 三、学唱歌曲 1、节奏教学 师:歌曲中这几个地方唱的不够准确,同学们请看(出示歌谱)。 ①出示节奏类型,学生练习朗读。 xx xx∣x.x∣xx xx∣x.x∣∣ ②根据强拍、弱拍的规律,用da带动作练习朗读。 ③出示歌词,学生根据节奏类型练习朗读。 ④出示这种节奏类型的简谱,学生跟琴试唱。教师根据学生的演唱情况指导学生反复练唱。 2、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①(播放前八小节的音乐)师:同学们闭上眼睛听一听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副什么样的画面?叮叮当,叮叮当是什么声音?同学们再听一遍,想一想在演唱力度上有什么变化?(再次播放)学生试唱。 ②(再次播放前八小节的音乐)师:同学们再认真听一听这段音乐,从这个“嗨”字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试唱。 ③(播放后几节的歌曲)师:同学们听一听这段音乐作曲家想向我们表达什么呢?(指导学生要用自己的歌声表现出小朋友们勇往直前的气势和内心的欢快。) ④教师弹琴学生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四、拓展延伸 1、欣赏黑鸭子合唱团及不同版本的《铃儿响叮当》。 2、师:如果把它编成音乐剧我相信会带给大家更多的快乐! 五、课堂小结 师:一首欢快热烈的《铃儿响叮当》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美丽圣洁的冰雪世界,我们在歌声中一起感受了圣诞节滑雪的快乐。同时也在音乐声中领略了多种不同的音乐风格,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还会听到这样的音乐,接触到各种不同风格的作品!最后,让我们在乐曲《铃儿响叮当》中结束我们今天的音乐之旅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