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027674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课件

日期:2024-06-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1919035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课,隋朝,统一,灭亡,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的特点是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初步发展,包括:前秦、秦、汉,横跨近700年。秦朝是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第二个时期的特点是封建社会的分裂和民族大交融,包括:三国、两晋、南北朝,历经近400年。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中国在经历了400多年的分裂后,必将再一次迎来大一统。那又是谁完成了这一历史使命呢? 新知导入 3 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朝代更替简表 4 齐 梁 9 10 5 6 7 8 魏 蜀 吴 西晋 北魏 北朝 南朝 宋 陈 北周 统一全国 隋 东晋 十六国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 周 重点:隋的统一与科举制度。 难点:科举选官制度出现的原因与意义;隋灭亡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局部抗战 全民族抗战 1931年———1937年———1945年 局部侵华 全面侵华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日本无条件投降 抗日战争 新知讲解 一、隋的统一 1、隋朝的建立 时间: 都城: 建立者: 581年 长 安 杨坚 2、隋朝的统一 时间: 意义: 589年(灭陈)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隋朝的统一给中国历史带来什么影响呢? 隋统一后采取哪些措施?这些措施有什么影响? 措施 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影响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时间 项目 隋初 隋盛世 结论(表现) 人口 3000多万人 4600多万人 垦田 1900多万顷 5500多万顷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 兴洛仓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开 皇 之 治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隋炀帝(杨广)(604—618年在位) 604年七月,隋文帝病危,杨广派人入宫将父文帝杀死,又假称文帝诏赐兄杨勇死,缢杀之;遂即位,为隋炀帝。 二、开通大运河 江南北国脉相牵, 隋代千年水潆涟, 寄语飞南归北雁, 大河头尾是家川。 ———《七绝·大运河》 史料链接 1.据图指出大运河的最北端、中心及最南端城镇?沟通的五条河流? 2.依次说出大运河的四段河流的名称? 目的 时间 开凿者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605年 隋炀帝 二、开通大运河 济 永 渠 邗 济 通 沟 江 南 河 渠 608年 605年 605年 610年 涿郡 长安 洛阳 余杭 江都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 700多千米。它分为四段,连接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1.如何理解“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大运河的开通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但当时开凿大运河确实劳民伤财,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 合作探究 2.开通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呢? 目的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作用 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隋朝的大运河示意图 一条:一条贯穿南北的大动脉 二长:二千多千米 三点:三个城市 洛阳 涿郡(北京) 余杭(杭州) 四段:分为四 段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五河:贯穿五大水系 海河 黄河 淮水 长江 钱塘江 江都(扬州) 长安 六省:跨越六个省份(从北至南)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 经济目的:搜刮江南财富; 军事目的:为攻打高丽转运军事物资便利; 个人目的:贪恋江都美景。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创立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