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027702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件(25ppt)

日期:2024-06-1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837308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6课,动荡,春秋,时期,课件,25ppt
  • cover
(课件网)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如果春秋时期相当于一个班级 戏话说春秋 班主任:周老师 班上同学有100多位 上回书说道,周平王迁都洛邑建东周。东周分春秋和战国。 春秋(前770—前476)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秦穆公 越王勾践 你唱罢我登场 上演春秋争霸 【新课导入】 1 2 认识春秋时期是生产力飞跃进步、社会制度大变革、政治局面大动荡的时代,培养学生从历史现象到历史认知的思维能力。 学习目标 了解春秋时期从经济发展到社会制度的深刻变化,政治局面上诸侯争霸斗争及其影响。 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春秋时期穿有鼻环的牛尊 春秋时期的铁锸 春秋时期经济发展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材料 《盐铁论·水旱》中说:“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 2.农业 3.手工业 4.商业 铁臿(cha) 穿鼻环牛尊 春秋后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 影响: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手工业规模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有所发展。 城市出现商品交换市场, 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铁器时代 齐桓公“宫中七市” 楚王问鼎 “鼎之大小轻重” —《左传·宣公三年》 楚庄王意欲移鼎于楚, 表示对周王室的藐视 已有替代周王号令天 下的野心。 楚王问鼎说明了什么? 目标导学二:王室衰微 《东周列国.春秋篇》剧照 在电视剧《东周列国·春秋篇》中,东迁后的周平王,摄于郑国的威力,竟与郑庄公做了交换太子互为人质的荒唐交易。这种情况反映了什么问题 王室衰微 名称 土 地 兵 力 财力、人口 天子与诸侯关系 西周 阅读东周和西周王室实力对比表,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东周 面积缩小 经济薄弱 政治地位下降 兵力下降 结论 论从史出 直辖 方圆千里 直辖 方圆百里 直辖 14万人 直辖 几千人 人口众多, 资源丰富 人口所剩无几, 财力减少 天子在政治上 有最高的地位 天子成为傀儡, 依靠强大的诸侯 王室衰微 今昔对比 西周—分封制 东周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层层分封土地和人口 向周王进献贡物 周天子仅管辖洛邑一带 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 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 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 没地 没臣 没权 没钱 分封制逐步瓦解 周王室地位下降 权力被诸侯取代 难点解析 请你思考,东周王室衰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工具的变革,说明生产力得到大发展,这就使原有的政治制度不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分封制走向瓦解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材料研读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春秋时期诸侯取代周王室操纵了国家政治,使得 整个国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诸侯争霸,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 目标导学二:诸侯争霸 春秋争霸形势图 1.诸侯争霸 读图学史 观察地图,春秋时期较强大 的诸侯国有哪些? 分小组讨论诸侯争霸的原因? ③为了夺取土地、财产和人口, 争当天下霸主,诸侯领袖。 ②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①周王室衰微 何为“尊王攘夷”? 借尊奉周王之名号令诸侯,抵御狄戎(少数民族),争夺诸侯霸主。 人物小传 齐桓公 前685-前643年在位,齐国第十五位国君,齐襄公幼子。姜姓,吕氏, 名“小白”。 宿怨 公子小白与管仲的“一箭之仇” 拜相 法家代表人物 葵丘会盟 齐桓公不计前嫌,听从鲍叔牙建议,拜管仲为相,对内大兴改革、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夷,号令诸侯。 2. 春秋第一个霸主———齐桓公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周襄王也派代表参加,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