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034864

古诗词诵读《书愤》课件(27张PPT)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180940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古诗词,2021-2022,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
  • cover
(课件网)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作者:苏轼(宋) 陆游 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剖析诗歌,提炼概括“愤”的多层意蕴。 2、用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方法把握诗歌主旨。 3、理解诗人的情怀,学习诗人的爱国主义精神,感受诗人的人格魅力。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著名爱国诗人。诗作今存九千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诗人时年62岁,已在家乡闲居6年,北定中原、收复失地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 泡影,在悲愤失望中诗人写下了这首诗。 书 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朗读要求:读准字音 读准节奏 读出情感 【初读感知】 书:书写 愤:愤懑,悲愤 书愤:书写心中的愤懑、不满。 思考: 1、诗人“书” 了哪些事? 2、哪些事让诗人感到“愤” ? 3、“愤”的根源又是什么? 4、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研读感悟】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读出了什么? 那知———青壮年时期少不更事、天真单纯、血气方刚。 世事艰———艰,艰难。世事,也即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的事业。世事艰难,道出艰辛与坎坷。 中原北望———诗人北望中原(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中的地区)。 气如山———当年的豪情如山。意气风发、以身许国的爱国志士形象。 首联慨叹国事艰难,追述年轻时收复失地的豪情壮志。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读出了什么? 楼船、铁马———形象地概括了水陆两路大军进攻敌人的壮丽场面。 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土。 辉煌的过去与“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眼前形成鲜明对比。 颔联用两次胜仗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读出了什么? “塞上长城”句———南朝时刘宋名将檀道济的事迹。檀道济率兵伐北魏,屡次建功,后遭猜忌被杀。他被拘捕前曾说:“乃复坏汝万里之长城。”诗人用典明志,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然而,如今呢?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字。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着一“空”字,沉痛至极! “镜中衰鬓”句——— 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皓首皤皤!两相比照,何等悲怆!早年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而今年华已老,壮志难伸。着一“已”字,悲凉之至! 颈联说现在,抒岁月蹉跎、壮志未酬的感慨。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读出了什么? 用典明志。《出师表》所说的“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这正是陆游的毕生心愿; 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陆游所要发扬的精神; 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的告诫,正是陆游认为南宋当权者应该吸取的。 尾联抒发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并以此自勉。虽屡遭挫折,但意志并未消沉,蕴藉着豪壮的感情。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早年恢复中原的志向 两次抗金胜利之役 敬仰诸葛亮、渴望建功立业 思考总结:四联分别“书”了什么? 年事已高,壮志未酬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一悲愤:报国无门 二悲愤:壮志难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