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040140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拟行路难·其四》(课件20张)

日期:2024-06-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8714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1-2022,诵读,20张,课件,拟行路难·其四,古诗词
  • cover
(课件网) 《拟行路难》 鲍照 1 CONTENT 2 3 4 了解创作背景 抓住诗眼,体会思想情感变化 分析文中“比兴”手法的用法 比较本文与《行路难》的异同 5 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 今天,我们来学习鲍照的一首诗作。我们来看一首诗一一杜甫的《春日忆李白》。其中称赞李白说:“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杜甫用鲍照诗作的成就来赞扬李白,可见对鲍照诗作评价之高。 那么,鲍照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为何没有像李白杜甫一样青史留名、为人们所熟知呢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鲍照的《拟行路难》,跟随诗人的脚步走进他的作品,了解他的人生,感悟他的诗情。 《行路难》是 ,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有些学习汉魏乐府的作品的题前多冠一“代”或“拟”字。拟,摹仿。 鲍照《拟行路难》共十八首,歌咏人生的 。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第四首。 乐府杂曲 种种忧患,寄寓悲愤 预习扫描 知人论世 鲍照(约415-470) ,字明远,南朝宋文学家。鲍照家世贫贱,20多岁时,为了谋求官职,去谒见临川王刘义庆,献诗言志,获得赏识,被任命为国侍郎。后来,又做过一个时期始兴王刘浚的侍郎。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做了临海王刘子顼的幕僚。次年,任刑狱参军,人称“鲍参军”。后刘子顼作乱,鲍照为乱兵所杀。 知人论世 鲍照一生沉沦下僚,很不得志。钟嵘《诗品》说鲍照“才秀人微,取湮当代”。但他的诗文,在生前就颇负盛名,对后来的作家更产生过重大影响。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诗、赋、骈文都不乏名篇,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诗歌,其中乐府诗在他现存的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传诵名篇。最有名的是《拟行路难》18 首。被称为“元嘉三大家”之一。 《拟行路难》其四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拟行路难》其四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请你找出一个代表诗人情感的词? 鲍照这位才子有什么愁呢 请你围绕“愁”,回答下面的问题: 1、愁什么 2、如何解愁 3、愁的结果 鲍照这位才子有什么愁呢 请你围绕“愁”,回答下面的问题: 1、愁什么 2、如何解愁 3、愁的结果 ———命” 知人论世 我国魏晋南北朝,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实行门阀制度,讲求门第出身。选拔官员并不依据才干品德,而是依据门第高下,血统贵贱。“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他们即使才华横溢,也很难任高官。 那还是一个充满内乱与谋杀的时代,许多文人都因而惨死,成为政治斗争下的牺牲者。 愁什么? “亦”字承接上文的什么内容?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这两句用了什么哪种表现手法?说明什么道理? 比兴 水是依照高低不同的地势流向不同方向,人的遭遇是被门第的贵贱决定的。 鲍照这位才子有什么愁呢 请你围绕“愁”,回答下面的问题: 1、愁什么 2、如何解愁 3、愁的结果 ———饮酒,悲歌。 ———命” 鲍照这位才子有什么愁呢 请你围绕“愁”,回答下面的问题: 1、愁什么 2、如何解愁 3、愁的结果 ———饮酒,悲歌。 ———命”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 句式,表达诗人的 。 极度的痛苦和无可奈何。 对比,精神上的矛盾痛苦 反问 内心抗争 主旨 本文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的怀才不遇,抒发愁苦的感叹,表达了因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 小试牛刀 诗歌比较阅读: 材料一般选用不同的人所写的相同或相似的题材,或是思想感情不同,或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