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046403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11.2《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33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9次 大小:103128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1,11.2,ppt,33张,课件,五代史伶官传序
  • cover
(课件网) 单击此处 添加标题 解题 背景资料 了解《新五代史》 《新五代史》是我国的“二十五史”之一,原名《五代史记》,记载五代(907—960),即唐宋之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这五个朝代的历史。后人为了把这部书与北宋初年宰相薛居正奉诏监修的《五代史》区别开来,就称为《新五代史》。 ●五代史:即二十四史之一的《新五代史》,记载907年至960年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的历史。 ●伶: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 ●伶官: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做伶官。 ●序: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 本文是《新五代史·伶官传》开头的短序。 《伶官传》是一篇合传,写后唐庄宗好俳优,宠幸伶人,伶人因而用事,败政乱国,终至于国灭身亡。所写四个伶人敬新磨、景进、史彦琼、郭从谦,唯敬新磨善于讽谏,颇有楚国优孟之风、无恶评,其他三人皆擅宠乱政、谄媚奸邪之徒。 《伶官传》 伶人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史载,黄帝时伶伦造音乐后称乐官为伶官,后来也将以演戏为生的艺人包括进来,将他们统称为伶人。伶人的社会地位卑下,我国自古就有“乐户”制度,也就是说伶人都必须列入专门的户籍,且他们的后代世世代代不得为良。清朝的时候,还有专门的规定禁止伶人参加科举。 了解“伶人” 李存勖出身于西突厥沙陀部,本姓朱邪,世为沙陀酋长。祖父朱邪赤心因镇压兵变有功,被唐朝皇帝赐为李姓,编入宗室谱籍。父亲李克用,官至河东节度使,封晋王,驻节太原,建立河东割据势力。十一岁的时候,随父面见唐昭宗,唐昭宗看他面相奇特,抚着他的背说:“儿将来之国栋也,勿忘忠孝于予家。”并且赏赐深厚,又因为昭宗一句“此子可亚其父”而得名“亚子”。 了解李存勖 庄宗李存勖 ⑴军事天才 毛泽东:“生子当如李亚子。” 李存勖自幼喜欢骑马射箭,少年即随父作战,11岁与父亲一同到长安报功;24岁袭晋王位,灭了试图造反的亲叔父李克宁;其父李克用去世前,曾留给他三支箭,李存勖供奉在家中,每次出征都要随身携带,激励自己。911年,李存勖击败朱温50万大军,向北攻破幽州,活捉刘守光;921年,击败契丹,使得契丹不敢南顾;923年灭后梁,李存勖登机称帝,国号唐。;925年灭前蜀,疆域达到顶峰,“时梁晋吴蜀四分天下,后唐以一灭二,天下四分已得三分”,成为五代十国时期统治疆域最广的朝代。 庄宗李存勖 ⑴军事天才 李存勖是真正的军事奇才,他擅长谋略,胆力过人。对后梁决定性的汴梁之战,他力排众议,发挥骑兵机动力强的优势,9天之内灭2城,长途奔袭六600余里兵临汴梁城下,一战灭亡后梁,成为军事史上长途奔袭、速战速决的经典战例。李存勖还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敢于冒险,常常以少胜多,比起“浑身是胆”的赵子龙亦不遑多让。 庄宗李存勖 ⑵政治白痴 灭梁称帝后,李存勖他却不思进取,开始享乐,尤其对伶人、宦官极度宠幸,对功臣却十分蔑视。926年,李存勖听信宦官谗言,冤杀了刚刚带兵灭亡前蜀,立下第一战功的郭崇韬;另一位战功卓著的大将李嗣源也被他猜忌,派人监视,险遭杀害,搞得众叛亲离,怨声四起,终于导致魏州兵变,李存勖死于乱兵之中。 单击此处 添加标题 整体感知 《伶官传序》 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