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075468

北京市海淀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0次 大小:329254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北京市,试卷,答案,word,历史,海淀区
  • cover
北京市海淀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历 史 2022.01 第一部分 选择题 本部分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右图为距今5300年的牙雕蚕,出土于河南郑州。该遗址不远处还出土了同时期的丝帛。专家推测此遗址为黄帝时代的都邑。据此可知 A. 我国的早期人类起源于河南 B. 河南郑州是夏朝时期的都邑 C. 黄帝在此地击败了炎帝部落 D. 嫘祖缫丝的传说具有可信性 2. “国家”这个词是表示地缘关系的“国”与表示血缘关系的“家”的合成。夏朝体现 “国”与“家”融合的制度是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3. 历史上的商族屡屡迁徙,最后一次迁徙后,定都二百多年,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这次迁徙的组织者是 A. 商汤 B. 盘庚 C. 武丁 D. 商纣王 4. 以下是一位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示意图,其中①、②处依次应填 A. 国人暴动 大禹治水 B. 三家分晋 平王东迁 C. 武王伐纣 盘庚迁殷 D. 武王伐纣 平王东迁 5. 对下列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 周王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 ② 分封制稳定了周初的政治形势,扩大了统治范围。 A. ①属于历史结论 B. ①说明了分封制的历史背景 C. ②属于历史史实 D. ②阐释了分封制的历史意义 6. 右图为湖北随州出土的西周早期青铜器,其主人为随州噩侯。此青铜器有浓眉杏眼、象鼻等造型,具有南方特色。其造型整体采用“浑铸”技术,给人浑然一体的美感。这样的青铜器,只有高等级贵族墓葬才会出现。这件青铜器 ①说明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 ②制作工艺高超 ③具有比较典型的地方特色 ④体现权力等级 A.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7. 春秋时期,隶属于诸侯的卿大夫,纷纷篡夺诸侯国国君的权位,卿大夫手下的官员,又纷纷篡夺卿大夫的权力。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 分封制瓦解 B. 诸侯争霸 C. 民族融合 D. 国家产生 8.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的“诸华”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以下史实能说明该观点的有 ①周襄王娶狄女为后,晋文公之母为戎女 ②秦穆公发兵征伐西戎,西戎国皆降服于秦 ③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训练军队 ④赵武灵王命令军队穿胡服短装,并训练军队骑马射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 右图是某同学制作的某历史人物的学习卡片,你认为该人物是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10. 右图为湖北云梦发掘出土的战国晚期木觚[gū]。木觚上写有一段长文,记载了东方五国派谋士游说秦王停战的故事。觚文大多清晰,字体是秦隶,个别文字篆书意味较浓。该觚文可用来研究 ①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 ②战国后期的书写材料 ③战国后期秦国的文字发展情况 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 公元前206年,□□和□□以荥阳的鸿沟为界,中分天下,展开了长达4年的激战。象棋中的“楚河汉界”就源于此,荥阳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的“象棋之都”。文中“□□和□□”指的是 A.陈胜和吴广 B.刘邦和项羽 C.曹操与袁绍 D.刘备和曹操 12. 以下表格是关于“笞刑(打板子)”的记录,可以说明汉文帝和汉景帝 文帝时期 景帝时期 前167年,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用笞刑代替,规定当劓(割掉鼻子的酷刑)者笞三百。 前156年,改笞五百为三百、笞二百为一百,行刑时只准打臀部。 A.重视农业 B.减轻刑罚 C.重视儒学 D.整顿吏治 13.阅读下列“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尊崇儒学 B.整顿吏制 C.颁布推恩令 D.轻徭薄赋 14.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有关汉武帝的大事年表(部分),据此可知汉武帝 时间 大事 前136年 为儒家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