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099608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三单元9.《屈原列传》课件(27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3次 大小:121099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1,单元,PPT,27张,课件,屈原列传
  • cover
(课件网) “楚辞”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诗人所创造的一种新诗体,这种诗体汲取了楚地民歌的营养,运用楚地方言韵律,写成诗歌形式,反映楚地的民风。在表现手法上,大量运用赋、比、兴的糅合形式,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在语言上,突破《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字数不等,句法参差错落,起伏回宕,并且多用“兮”字增强韵律和表达充沛的感情。 西汉时期,刘向将屈原、宋玉的作品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等人模仿屈原、宋玉的作品合编为《楚辞》。从此《楚辞》便是继《诗经》之后又一部诗歌总集。论其对后世的影响,只有《诗经》可以与它媲美。 中国文学史上历来“风”“骚”并称,“风”是指《诗经》 “骚”是指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风”和“骚”分别开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楚辞》文体特点 任务一:梳理结构(事件) 第一部分(1-3):屈原由“王甚任之”到“王怒而疏”。 第二部分(4-9):屈原由见“绌”到见“迁”。 第三部分(10-11):屈原以身殉国的经过以及他对后世的影响。 第四部分(12):司马迁的评价。 1.司马迁在为屈原作传时的依据是什么?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见贾生吊之”。 司马迁书写《屈原列传》获取资料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为直接资料,即阅读屈原所写相关文章并实地踏访屈原沉江之地;二为间接资料,即贾谊所写相关文章。从写作人物传记角度来说,直接资料的权威性要高于间接资料。 2.司马迁获取的直接资料非常有限,他是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料的呢? 司马迁读屈原作品之后“悲其志”;“观屈原所自沉渊”后,“垂涕”,“想见其为人”;见“贾生吊之”后,“怪”屈原,“爽然自失”。司马迁获取的直接资料有限,因而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加入了大量的议论。 原因有两个:一是司马迁所能见到的关于屈原生平的资料有限,在写作的过程中需要“填白”;二是司马迁写作所依据的是屈原的作品,而文学作品有其“隐晦性”,要揭开这层面纱必然要加入作者的议论,这样隐藏在其作品中的屈原的形象方可显现。所以司马迁在写《屈原列传》时采用的是“以议论行叙事”的“变调”写法,即以粗笔写“形”,以工笔写“心”。 任务二:研读文本,追因探源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分组讨论 楚怀王这个人在性格上有什么弱点? 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 贪婪、利令智昏 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暴躁易怒、缺乏理性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意气用事、不成熟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