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十五课 河中石兽 1.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一寺临河干 临: (2)山门圮于河 圮: (3)阅十余岁 阅: (4)求石兽于水中 求: (5)竟不可得 竟: (6)棹数小舟 棹: (7)曳铁钯 曳: (8)尔辈不能究物理 究: 物理: (9)湮于沙上 湮: (10)不亦颠乎 颠: (11)众服为确论 确论: (12)然则天下之事 然则: (13)可据理臆断欤 臆断: 2.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如是再啮 古义:_____ 今义:_____ (2)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_____ 今义:_____ (3)但知其一 古义:_____ 今义:_____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4.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两处) (1)沧 州 南 一 寺 临 河 干 (2)果 得 于 数 里 外 5.在《河中石兽》复习课上,老师请小红翻译“凡河中失石……”一句,小红将“凡”译为“凡是”,老师指出了小红的错误,小红不解。老师提示说:“课文告诉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哦。”小红恍然大悟,并从河流的特点出发举出了不能于上流求石的两种情况:(1) ;(2) 。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掌声。 二、阅读(47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岂可据理臆断欤? 杜处士好画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注解】杜处士:姓杜的读书人。戴嵩:唐代画家,韩滉弟子。拊:拍。搐chù:收缩。此指“夹”。 掉:摆动。 6.《河中石兽》作者 ,字晓岚, 代学者、文学家。(1分)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2分) (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 (2)一日曝书画。(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分) (1)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译文: (2)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译文: 9.结合语境,用自已的话说说下列句中“笑”的具体原因。(2分) (1)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原因: (2)有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 原因: 10.结合文本,谈谈你读了甲乙两文后分别得到的启示。(3分) 甲文: 乙文: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打捞铁牛 宋中府浮梁①,用铁牛八维②之,一牛且数万斤。治平③中,水暴涨绝梁,牵牛,没于河,募能出之者。真定④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⑤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转运使张焘以闻,赐之紫衣。 【注释】:①浮梁:浮桥。②维:系,连结。③治平:北宋英宗赵曙的年号。④真定:却今天河北正定。⑤权衡:秤锤秤杆。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一牛且数万斤 ( )(2)徐去其土( ) 1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