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什么是科学探究 一、选择题(共13题) 1.为研究人的脚印长度与身高的关系,小明先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了班内同学脚的长度和身高,然后分析测量的数据并作出结论。其中“测量脚的长度和身高”这一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获取事实与证据 D.得出结论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液体温度时,把温度计插入液体中立即读数 B.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离开人体读数就不准了 C.在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前,应看清量筒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四位学进行“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分别如下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4.为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央行发行了面值1元普通纪念币(如下图)。小科要测量面值为一元的硬币的直径,下列测量方法中最好的是( ) A.用直尺和两块三角板配合进行测量 B.将硬币放在直尺上直接读出硬币的直径 C.用细线绕硬币一周,测出硬币的周长再算出直径 D.用刻度尺直接多测几次硬币的直径,算出平均值 5.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基础.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用天平秤食盐 B. 稀释浓硫酸 C. 检查气密性 D. 过滤 6.科学研究和学习中,常常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直接实验和测量,要创造条件进行模拟实验。下列有四个来自教材的实验,不属于模拟实验的是( ) A. B. C. D. 7.科学探究过程一般包括“观察现象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并实施实验 记录实验结果 得出结论”等步骤.小乐在研究燕麦生长是否具有向光性现象时,列出了如表所示甲、乙、丙、丁四个叙述.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叙述 甲 窗台上的盆栽燕麦幼苗为何向窗外弯曲 乙 或许是单向光刺激引起燕麦幼苗弯曲生长 丙 改变燕麦幼苗的光照环境,进行有无单向光刺激的对照,观察燕麦幼苗的生长和弯曲情况 丁 燕麦幼苗的生长具有向光弯曲的特性 A.甲为提出问题,丙为观察现象 B.甲为作出假设,丁为记录实验结果 C.乙为提出问题,丙为设计并实施实验 D.乙为作出假设,丁为得出结论 8.小明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几只鼠妇。他和同学们对鼠妇的生活环境产生了兴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记录各处发现鼠妇的数据如下表。根据他们的记录,可知最适宜鼠妇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 地点 鼠妇只数 水泥路上 0 水槽边的石头下 24 种花的湿花盆底下 18 干草地中 2 A.阳光充足 B.阴暗潮湿 C.空气新鲜 D.高温干燥 9.某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发现一只小松鼠在竹林里出现。松鼠是吃松果的,应该在松树上,怎么会在这里出现呢?它是不是也吃竹笋呢?为了验证自己的疑问,他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一段时间后还真发现松鼠抱着竹笋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就“它是不是也吃竹笋呢?”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科学探究中的提出问题 B.科学探究中的建立假设 C.获得事实和证据 D.没有根据的胡说八道 10.小明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以下是他所记录的数据:17.86cm,17.88cm,17.87cm,18.85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该是( ) A.17.86cm B.17.87cm C.18.85cm D.18.115cm 11.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下列各种情况中会造成测量结果与真实值相比偏小的是( ) A.称量前,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便停止调节 B.使用的砝码磨损的厉害 C.称量时测量者的头部偏向分度盘的右侧,造成视线与分度盘不垂直 D.称量时,指针略偏向分度盘的右侧便停止调节 12.下列问题不是科学研究范围的是 A.月亮形态的变化 B.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 C.四川芦山发生地震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领导人 13.科学已经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下列不属于科学研究的是( ) A.小明到横店旅游,为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