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106726

2.4生物的分类 课后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5-10-05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0次 大小:6557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生物,分类,课后,练习,解析
  • cover
2.4生物的分类 一、选择题(共12题) 1.下列分类单位中所包含的生物种类最多的是(  ) A.种 B.科 C.目 D.纲 2.在下列分类单位中,不同单位之间生物亲缘关系最远的是:( ) A.门 B.纲 C.种 D.科 3.在生物的分类等级中,最基本的单位是( ) A.界 B.门 C.种 D.品种 4.下列选项关于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出生率 B、性别比例 C、分层结构 D、年龄结构 5.小白与同学在玩“你最喜欢的脊椎动物”游戏时,听到某种动物卵生,用鳃呼吸,那该是下图的那种动物( ) A.A B.B C.C D.D 6.如图六种动物分成甲、乙两类的分类依据是( ) A.水生还是陆生 B.是否胎生哺乳 C.体温是否恒定 D.是否具有脊椎骨 7.在七个生物分类等级中,比“目”高一级和低一级的单位分别是 A.纲、属 B.科、门 C.纲、科 D.科、纲 8.分类是一种把某种特征相似的食物归类到三起的科学方法。对事物进行分类后,他们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更加清晰。下面是同学提出的对四种生物的分类依据和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 鸡 蚕 鲤鱼 蝙蝠 A.根据水生还是陆生,将它们分为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 B.根据有没有羽毛,将它们分为有羽毛的动物和没有羽毛的动物 C.根据食物种类不同,将它们分为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和杂食动物 D.根据有没有脊骨,将它们分为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 9.下列各种无脊椎的生物中,身体、足分节,体外有外骨骼的是( ) A.蛔虫 B.海星 C.蚯蚓 D.蝗虫 10.下列各组植物中共同特点最多的一组是 A.水稻、小麦 B.水稻、棉花 C.小麦、白菜 D.白菜、松树 11.下列生物等级分类中,包含生物种类最多的是( ) A.门 B.纲 C.种 D.科 12.下列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 ) A.病菌 B.葡萄球菌 C.流感病毒 D.酵母菌 二、综合题 13.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恐龙到底是恒温动物,还是变温动物,常是学者热烈争辩的课题。 甲学者提出下列论点支持恐龙是恒温动物: 论点一:在寒冷的北极圈地层里常发现有土生土长的恐龙化石。 论点二:像恒温动物中的鸟类一样,少数恐龙化石也残留有能够保温的羽毛构造。 论点三:像恒温动物中的哺乳类一样,恐龙化石的骨骼中布满管脉空隙,这原先是血液流经之路。 乙学者则提出下列论点支持恐龙是变温动物,反驳甲学者的论点: 论点四:从恐龙化石的尺寸分析,一般而言,恐龙体型都很庞大。 论点五:到了冬天,恐龙就会从寒冷的地方迁移至阳光较多、气候较暖和的地方。 论点六:恐龙具有羽毛,其主要功用是遮住夏天强烈的阳光,而非防止身体散热。 论点七:今日许多的变温动物如爬行类,其骨骼也呈现高度管脉化,但一些小型鸟类和哺乳类的恒温动物,骨骼的管脉化程度则偏低。 (1)乙学者所提的论点四至论点七中,论点 与甲学者所提的任一论点没有形成针对性反驳。 (2)若乙学者认为生活在北极圈内的恐龙仍有机会晒到阳光而提高体温,他所持的理由是 。 A.恐龙有冬眠的习惯,故不需要阳光 B.恐龙能随季节作迁移 C.恐龙具有羽毛,其主要功能是遮住阳光 14.一位渔民在长江口打鱼时捞到一头“大死鱼”。它身体呈鱼形,体长3米,背呈浅蓝色,头部有一吻,上下颌有牙齿30颗,眼不发达,头顶有一呼吸孔。解剖体内有一脊柱,有肺、心脏、胃、肝、肠等器官,与人相似,还怀有已死亡的幼体。围观村民们议论纷纷,对这“动物”的类别进行探究。 ①提出问题: ②建立假设: Ⅰ村民甲认为此“动物”是鱼类;Ⅱ村民乙认为此“动物”是哺乳类; ③获取证据: 村民甲的证据:Ⅰ ; Ⅱ 。 村民乙的证据:Ⅰ ; Ⅱ 。 ④结论:根据上述动物的特征和你学过的知识,你认为 (选填“村民甲”或“村民乙”)的假设是正确的。 15.位于山东省东营市的黄河三角洲湿地,是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广阔、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