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204926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2 我们有精神 教案

日期:2024-06-18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6次 大小:240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道德,法治,一年级,下册,我们,有精神
  • cover
《2 我们有精神》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们有精神》是《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我的好习惯》,主要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基本习惯问题而设计。第一课《我们爱整洁》和第二课《我们有精神》侧重从外在基本文明开解的塑造到内在精神气质的培养。《我们有精神》这一课旨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如果说《我们爱整洁》这一课是侧重对学生外在精神的塑造的话,那么本课就是实现内在和外在精神的结合。习惯上,大家容易从“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这些外在表现上对“有精神”做界定。因而,应该让学生知道,只有当外在的精神与内在的精神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有精神。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对于“我们有精神”理解得比较简单,他们认为坐行端正、穿得干净漂亮就是有精神了,而且就算知道还不一定能做到。还有些同学认为坐端正、站挺拔很累,松松垮垮还比较舒服。这些都是需要我们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去改变的。 教学目标: (一)情感与态度: 引导学生体会“有精神”的状态与感受,喜欢这些有精神的样子。 (二)行为与习惯: 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保持有精神的状态的习惯。 (三)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认识“有精神”的样子,明白追求“有精神”的原因。 (四)过程与方法: 体验在质疑、探究、讨论中认识“有精神”过程。 重点: 让学生体会不同的日常生活情境中“有精神”的感觉与状态,并愿意这样去做。 难点: 自己让学生初步认识“内在的精神”。 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讨论交流法、活动体验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听一听,知精神。   1.刚才同学们向老师问好的时候,声音响亮,面带微笑,很有礼貌,也很有精神!所以,我送给大家一份见面礼:听一个有趣的故事———《谁精神?》。 2.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谁来说一说? 3.同学们说得挺有道理的,让我们也来听听小熊是怎么说的吧。(视频)小熊:有精神不仅仅是眼大漂亮姿势美,也不仅仅是声音响亮会唱歌,还要包括内在的神采,比如热情友好面带笑、勤奋好学不骄傲、活泼机灵勤上进、自信阳光心情好等。如果动物们都能做到这些,就都能评为“精神王”了! 4. 小结:是啊,只有内外统一,展现出一个人从内而外的“精”、“气”、“神”,才是真正的有精神。 板书:我们有精神 内 外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理解“内在的精神”这样抽象的概念是比较难的。上课伊始,老师借助有趣的绘本故事引入,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对真正的有精神有了初步的认知。 活动二:看一看,辨精神。 1.同学们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有精神,现在请打开书本,看看第6、7、8这三页的图片。图片中哪些同学有精神?哪些没精神?为什么?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2.同学们讨论得真热烈,我想听听同学们的看法。现在就请同学们看看哪些图片同学们的表现是有精神的,请用我们刚才学的点赞手势为他们点赞。没精神的我们就摇头说:没精神。 3.刚才大家为这些同学点赞了,(出示上面说的那些有精神的图片),那么,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这些同学很精神? 4.刚才大家说的这些同学确实挺有精神的,你还看过哪些有精神的样子? 5.我看过一段阅兵仪式的视频,那些军人们真是非常有精神,我们来欣赏一下吧。 看了阅兵仪式,你有什么感受? 小结:是啊,军人们身姿挺拔、动作整齐、朝气蓬勃,多精神呀! 6.请大家再看这幅图(行走姿态对比图),这位同学会给你什么感觉? 7.(出示第8页的坐姿对比图,)请看这位同学,谁来说一说,坐姿不端正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 7.小结:原来有精神不仅是一个人形象的外在表现,而且,对我们的健康成长有利。 【设计意图】通过大量的图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