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221186

准备单元 雪地上的足迹 课件(26张PPT)+教案+素材

日期:2025-05-03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2800507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准备,单元,地上,足迹,课件,26张
    准备单元 雪地上的足迹 1.教学要点 本课中学生会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假设,并能说明假设的依据。 2.教学目标 (1)知道压力的概念以及压力作用的效果。 (2)基于所学知识和技能,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对问题作出有针性的假设,并能说明假设的依据。 (3)表现出对事物的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3.教学准备 材料准备:小凳子 海绵 钩码 三角板 气球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在茫茫雪原上,为什么步行者常会陷入雪中?而踩在滑雪板上就不会陷入雪地呢 生:滑雪板接触雪地的面积比较大,身体压在脚上相对集中的力就巧妙的分散到滑雪板上,使得雪面的受力减少,人就不会陷进雪里了。而脚掌面积小于滑雪板,脚作用力于雪地上的力大于滑雪板,故容易下陷。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人站在雪地上的凹陷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并举例说明理由。 生:与脚和滑雪板接触雪地面积大小(受力面积)有关,与压力大小(重量)有关。例如:我们去沙滩上玩,如果骑行普通自行车感到寸步难行,但是如果是骑行沙滩自行车,就行易容。还有在沙滩上驾驶沙滩电动车,更加行动自如;还有重量小的人会陷进沙漠里,而重达数十吨的坦克却没有陷进去,就是因为它的履带和沙漠接触的面积比人的脚大得多,使得沙面的受力减少。沙滩自行车也是同样的道理,它的轮胎比较宽;还有,和爸爸坐在一样的沙发上,沙发凹陷的程度不一样。 师:同学们说到的,以上现象都是压力作用效果的体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压力的作用效果以及下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既然这接课我们要探究与压力相关的内容,哪么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压力这一概念。 压力就是指垂直作用(90度)在物体表面的力,它有使物体发生形变的作用效果。我们所说的形变就是指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做一个小体验,请同学们用大致相同样的力按压三角板,和气球,并说说你的发现。 生:我用大致相同的力按压三角板边沿时,三角板只是轻微的弯曲,而按压气球时,被按压的部分深深凹陷。我发现用力(压力)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一样。 师:刚才同学们的假设和猜测是否正确呢?哪就需要同学们来设计一个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模拟实验,来证自己的观点。在设计模拟实验之前,我们先来实验中用到的材料:海绵、小桌子、钩码。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材料分别模拟了什么? 生:海绵模拟雪地,小桌子和钩码模拟重物。 师:同学们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我们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我们提出的问题,我们的假设,需要的器材,实验方法,相同条件,不同条件以及实验步骤。下面就请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猜想设计模拟实验方案。 师:请各小组分享设计方案。 生1:我们设计的方案是海绵的凹陷程度与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我们的假设是∶接触面积越小,海绵凹陷得越深;接触面积越大,海绵凹陷得越浅。 生2:海绵的凹陷程度与受力(压力)大小的关系,我们的假设是∶压力不同,接触面积相同,压力越大,海绵凹陷得越深;压力越小,海绵凹陷得越浅。 师:这个小组设计的方案真好,而目每个小组表达得很清晰,掌声送给他们。请同学们想一想,在两个方案设计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生:两个设计方案都是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我们要注意实验条件的限制,在有多个实验条件中,只能改变一个条件,这样做出的实验才是有效的。 师:是的同学们,你们思考的非常认真,用控制变量法时,一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其他因素要保持不变。接下来就要进入我们的动手实验环节了,来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请每个小组选择一下方案进行实验(如果不打算让学生动手实验,播放课件视频即可) 师:时间到,请同学们根据你们的实验(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