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228421

第6课北宋的政治 精品课件

日期:2024-06-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4次 大小:242797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6课,北宋,政治,精品,课件
  • cover
(课件网) 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贤相辈出,却无力改变官场的腐败昏庸; 名将咸聚,却无法抵挡西陲小国的进攻; 才子云集,却热衷无休无止的内耗党争; 经济富裕,却用于供养禄蠹(1u du )购买和平; 文化昌盛,却不能扭转颓败的国运。 也是最糟糕的时代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1.知道北宋的建立方式、建立时间、建立者和都城。 2.掌握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 3.了解宋朝实行的重文轻武政策及其影响,了解科举制在宋朝的发展和作用。 4.了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措施、影响、结果 学习要求 “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的典故,都与是中国历史上杰出君主宋太祖有关,他建立的王朝在中国历史上有举足轻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颇有特点的大宋王朝。 新知导入 (一)北宋的建立 宋太祖 1.建立者: 2.时间: 3.事件: 4.定都: 赵匡胤(宋太祖) 960年 陈桥驿兵变 东京(开封) 陈桥兵变 黄袍加身 统一: (1)方针: (2)结果: 先南后北 局部统一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新知识讲解 赵匡胤是后周禁军的统帅,负责防守京师。960年初,朝廷派他北上抵抗辽军。军队行至开封以北的陈桥驿时,谋士和诸将拿出预备好的黄龙袍披到赵匡胤身上,叩头便拜,口称“万岁”,赵匡胤就这样当了皇帝。 相关史事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结果:979年,宋太宗消灭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一了中原地区和南方,但并没有统一全国. 观察五代十国部分政权更迭时间表 思考一下,五代十国的政权特点? 后梁 907-923 后唐 923-936 后晋 936-946 后汉 947-950 后周 950-960 吴国 892-937 南唐 937-975 前蜀 891-925 后蜀 925-965 闽国 893-945 结论:五代十国时期,政局动荡不止,王朝个个短命。 背景 阅读分析宋太祖与赵普的对话,回答下列问题。 赵普认为五代更替频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方镇太重,君弱臣强。 针对这些问题,赵普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 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 赵普 “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二、强化中央集权 措施 收其精兵 相关史事:宋太祖即位后的一天,与石守信等大将饮酒,酒兴正浓时,宋太祖说:“我当上皇帝全靠你们,可现在我整夜都睡不安宁。”众将忙问其故,宋太祖答道:“如果有一天,你们也被部下黄袍加身,你们也会身不由己啊。”众将知道受到猜疑,便请宋太祖指明一条生路。宋太祖让他们回家置产,享受清福。第二天,这些大将纷纷称病辞职,交出兵权。这就是“杯酒释兵权”故事。 ①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二、强化中央集权 在中央———分化相权 为防止宰相权利过大 目的: 措施: 1)在宰相之下又设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 2)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 分化事权 在中央———分化相权 中 书 门 下 枢 密 院 皇帝 财政 行政 军事 (三司) 度 支 盐 铁 户 部 参知 政 事 副宰相 在地方———分散、削弱地方官的权利 A.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三年一换 B.设置通判。分散知州的权力。 C.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措施: 在地方———分散、削弱地方官的权利 通判的职权涉及地方一切行政和司法事务,知州发布的各相官文需要通判一起署名才能生效。可见,通判的作用是分散知州的权利并对其实行监督。 《宋史》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