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241591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精品课件

日期:2024-06-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87961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5课,安史之乱,唐朝,衰亡,精品,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唐玄宗与杨贵妃 学习目标: 1.知道安史之乱的原因、经过及影响,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国势由盛转衰。(难点) 2.黄巢起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分析唐朝灭亡的原因。(重点) 3.知道唐朝灭亡后出现的五代十国的局面,思考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忆昔》节选 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两首诗同出自一个诗人,展示了唐朝不同的情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唐朝又该何去何从,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新知导入 一、安史之乱 1、背景 (1)内忧外患: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边疆形势也日益紧张; (2)外重内轻: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 (节度使权利过大) (3)重兵在握:安禄山兼任范阳等三地的节度使。 唐玄宗与杨贵妃 新课讲解 杨贵妃 李隆基(685-762年) 开元末年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 一、安史之乱 2、概况 (1)时间: 755—763年 (2)人物: 安禄山 史思明 (3)经过: 河北起兵 攻占洛阳 逼近长安 唐玄宗逃往四川 肃宗继位 平定叛乱 平叛将领:郭子仪、李光弼 ,755年-763年,唐政府历时八年才平定安史之乱。 想一想:根据24页材料研读概括这场战乱给人民造成了什么样的灾难? 安史之乱给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破坏,尤其是广大北方地区田地荒芜,十室九空,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3、影响: 唐朝由盛转衰,形成藩镇割据。 读材料,归纳安史之乱带来哪些影响? 材料1:“(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旧唐书》 755年人口约5292万,760年约1699万。 材料3:“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 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天子顾力不能制,则忍耻 含垢,因而抚之,谓之姑息之政。” 材料2:战乱后,国家掌握的户口大量减少。 如邓州的方城县, 从天宝时的万余户,骤降至二百户以下。政府却把税赋强加于 犹在户籍上的农民。 影响①:北方地区社会经济遭到破坏,人口锐减。 ②阶级矛盾尖锐,各地农民起义频发。 ③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安史之乱,标志着唐朝国势由盛转衰!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如步履蹒跚 的老人,又晃晃悠悠的走了150年。 (鼎盛) 藩镇割据形势图 藩镇割据的概念: 藩镇割据的特点: 1.自行委派官吏。 2.不向中央交赋税。 3.军队不听中央调动。 4.节度使职位传子或传部将 藩是保卫,镇指军镇。封建朝廷设置军镇,本为保卫自身安全,但发展结果往往形成对抗中央的割据势力。当时节度使独揽一方军政财权,其职位由子弟或部将承袭,不受中央政令管辖。 高力士 在唐玄宗(大唐王朝的第六位皇帝)统治期间,其地位达到顶点。 宦官专权 第一阶段 批阅奏折 李辅国安史之乱,唐玄宗逃往蜀地。李辅国劝说太子李亨(肃宗)在灵武即位,所以深得肃宗信任。当时宰相和百官除日常朝见外,奏事必须经由辅国才能面见皇帝。 宦官专权 第二阶段 掌握禁军 皇帝老儿, 咱俩到底谁 听谁的, 嗯?! 唐末宦官 宦官专权 第三阶段掌握 皇帝生杀予夺大权 你这混帐东西,别看你是皇帝,我要你死,你就活不了! 从唐穆宗(唐朝第十二位皇帝) 以后,唐朝的皇帝都是由宦官拥立的。这样一来,宦官的权力就更大了,连皇帝的命运都掌握在他们的手里,还有谁敢跟他们作对呢? 藩镇割据和宦官干政导致唐朝统治越来越腐朽,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思考 统治前期 统治后期 稳定政局 励精图治 重用贤能 追求享乐 任人唯亲 日益骄奢 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