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课探索地球 一、选择题 1.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是不同的,下面关于人们的认识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 ①天圆地方 ②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③地球是个球体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③①② 2.地球的最大周长约为( )千米。 A.3万 B.4万 C.5万 3.地球绕太阳_____公转。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平行 4.1519年的麦哲伦环球航海,说明( )。 A.地球是个球体 B.地球是个不规则球体 C.地球是太阳的行星 5.下列能证实地球的形状是个球体的现象有( )。 ①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球体②我们看到太阳是圆的③人越往高处爬,看到的地平圈越大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6.率领船队实现环球航行的是( )。 A.伽利略 B.亚里士多德 C.麦哲伦 7.直接证实了地球是个近似球体的人是( )。 A.麦哲伦 B.亚里士多德 C.郑和 8.下列关于地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是平的,天是半圆形的 B.麦哲伦环球旅行不能够证明地球的形状 C.科学家经过多种探索及实验,证实地球是个球体 二、填空题 9.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_____。 10.人们观察月食时,发现地球投在月球上的影子是_____的,进港的船只总是先看到船的_____,再逐渐看到船身,这些都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11.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观察月食时,发现地球投在月球上的影子是圆弧形的,由此得出“_____”的结论。 12.人们在海边远望归航的船只时,发现总是先看到_____,再看到_____;远去的船只则总是先不见_____,再是_____渐渐隐没于水平面下。 13.地球是在_____轨道上围绕着太阳运转的一颗_____,运转一周为_____。 三、判断题 14.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 15.围海造田对环境有利。( ) 16.古代中国人认为“天似穹庐,地似棋盘”。 ( ) 17.古代科学不发达,古人对地球全貌的了解有“天圆地方”之说,他们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 四、简答题 18.从日常生活中可以寻找到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 19.人们根据哪些现象推测出地球可能是球体的? 五、实验题 20.用地球仪和小船观察帆船进、出港的实验属于模拟实验 步骤:(1)在纸做的一只小船上插一根火柴梗作为桅杆。 (2)让船在地球仪上模拟航行。 (3)观察船进港,再观察船出港,有什么发现? 我的发现:先看见进港船只的( ),在逐渐看见( );出港的船只,则总是( )先消失,然后( )才逐渐隐没在海平面下。 结论:( )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 参考答案: 1.C 2.B 3.A 4.A 5.C 6.C 7.A 8.C 9.球体 10. 圆形 桅杆 11.地球是一个球体 12. 桅杆 船身 船身 桅杆 13. 一定的 行星 一年 14.√ 15.× 16.√ 17.√ 18.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等。 19.答:观察月食时,发现地球投在月球上的影子是圆弧形的;在海边远望归航的船队,发现总是最先看到桅杆,在看到船身。 20. 桅杆 船身 船身 桅杆 地球是球形的 试卷第页,共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