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岭南春早》 歌曲 岭南是什么地方? 岭南,是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海南全境,以及湖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 历史上,岭南也包括曾属中国皇朝统治的越南红河三角洲一带。越南脱离中国独立后,“岭南”之概念逐渐将越南排除在外。由于行政区划的变动,现在提及到“岭南”一词时,特指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区,江西和湖南部分位于五岭以南的县市并不包括在内。 说到岭南文化,既有“广府的”,也有“潮汕”、“客家”。 岭南风光 木棉花开 一、初听初感,聆听《岭南春早》 1.感受歌曲的速度;请同学们说出演唱形式与歌曲速度。 2.感受歌曲的情绪;学生讨论后说出其表达的感情。 二、学唱歌曲 1.哼唱旋律。(注意音准、节奏) 节奏: (1)切分节奏:X X X (2)八分休止符:0 (3)空拍节奏:X O X O (4)后半拍节奏:OX OX OXX XX 2.填词歌唱。(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巩固歌曲 1.接歌游戏 学生分组接歌练习,巩固歌曲。 2.学习四二拍击拍图式,歌曲划拍指挥。 四、参与、探索 1.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讨论歌词的含义,在领会歌词含义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演唱或背唱歌曲。 2.最后一句“问声朋友好!”可让学生用粤语来感受粤语言的特点。 3.尝试画一幅“岭南春早”的画。 小结: 通过改革开放带来的改变,我们知道了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春天的故事》 领唱、合唱 了解歌曲的相关知识 《春天的故事》的词作者是76岁的蒋开儒老人。创作《春天的故事》之前,蒋开儒曾任黑龙江省穆棱县政协副主席。蒋开儒1935年9月出生, 籍贯广西,当兵后落户北大荒。 当被记者问道为何要用“春天”借喻,藉此来讴歌邓小平?蒋开儒表示,他早就注意到,“邓小平总是喜欢在春天做一件大事”。 “1979年春天,邓小平提出办经济特区;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南巡; 1992年,邓小平第二次南巡”,蒋开儒对邓小平的活动一直特别关注。 蒋开儒形容自己写出《春天的故事》“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因为家里有海外关系,在那样的一种特殊年代特别盼望春天的到来,而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蒋开儒就感觉“春天已经到来”———当然,这个春天不仅仅对于他个人而言。 你了解中国的改革开放吗?请说一说。 20世纪的后三十年对于中国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并采用“一国两制”的政策完成了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怀抱的平稳过渡,中国东方的巨龙在沉睡中苏醒了…… 1979年的深圳,一切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首歌曲生动表现了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请大家仔细倾听歌曲,感受其中蕴含的情绪和演唱形式。 歌词中“老人”指的是谁? “他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圈”指的是什么呢? “春天的故事”的“春天”又指什么呢? 欣赏A段和B段,说一说两段情绪有什么变化?音乐通过什么手法实现了这种情绪的变化? A段 B段 欣赏尾声,尾声的力度和速度做了哪些变化?这种变化有什么作用?尝试随力度和速度的变化做手势。 完整欣赏歌曲,在引子和尾声处参与演唱。 改革开放带来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繁荣的中国也迎来了盼望已久的香港回归,中国的主权完整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让我们看看美丽的香港。 跟《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曲类似,你们还知道有哪些能表现海外同胞对祖国母亲情感的音乐作品吗?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让我们一同祝愿我们祖国的明天越来越美好! 东方之珠 音乐欣赏:东方之珠 ■ 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记下来,准 备和同学讨论。 ■ 轻声读歌词,长句,一下子读不通顺的 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对这首歌曲的印象,你认为这首歌曲最好听、最感人的是哪几句?你能不能试着唱唱? 香港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