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381150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精品课件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2次 大小:3148443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4课,新中国,工业化,起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cover
(课件网) 温故知新 时间 历史事件 意义 1949.10 国家赢得独立 1950.10-1953.7 提高了 国际地位 1950-1952年底 彻底废除封建 土地制度 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大历史事件回眸 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分别在 和 为新中国巩固了新生的政权 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 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 军事上 经济上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4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和主要成就。了解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颁布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运用材料分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背景和1954年宪法的性质,提高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一五计划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意义,增强学生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 重点: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难点:1954年宪法的性质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18-22的内容,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并圈画好。 01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背景、目的、基本任务、成就、结果和意义? (P18-20) 02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意义?(p21-22) 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规定 和意义? (p21) 1、背景: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底) 抗战时工厂数量 抗战后工厂数量 上海 4050 890 沈阳 3000 1000 青岛 700 0 国民党运到台湾的金银 黄金 277万两 白银 1520万元 美钞 1537万元 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搜刮,以及多年战争的破坏,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已经濒临崩溃。P18 1、背景: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底) 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表 产品 1952年产量 比1949年增加 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 粮 1.639亿吨 49% 9.3% 棉 130.4万吨 193% 53% 钢 135万吨 754% 46.2% 煤 6649万吨 105% 7.4% 发电 72.6亿千瓦时 68.1% 21.9% ①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 (1949-1952),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P18 1、背景: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底)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我国是在怎样的起点上开始大规模工业化的建设? ②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我国的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P18 比较 内容 中国1952 年产量 印度1950 年产量 美国1950 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公斤 4公斤 538.3公斤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 10.9千瓦 2949千瓦 1、背景: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底) ①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1949-1952),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②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我国的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P18①-② 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必须实现工业化 2、目的: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底) 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P19一 3、基本任务: 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③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P19一①-③ 军事工业 …… 重工业 机械工业 能源工业 钢铁工业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底) 3、基本任务: 斯大林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