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395234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7.1力(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3次 大小:329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教科,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案
  • cover
第一节《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认识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产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归纳概括力的初步概念的过程;培养学生表述自己的观点。2.培养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 力是熟悉的却又是陌生的,保持对力现象的好奇,初步领略力现象中的美妙,对自然现象有亲近、热爱的情感。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归纳力的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 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和力的作用效果。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结合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通过故事引入,激发学生探究力的兴趣。 新课教学: (一)力是什么? 1、提出问题:力是什么? 2.通过多媒体展示课本图片,描述生活中与力有关的现象,学生各抒已见,陈述自己的观点。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归纳总结出力的概念。 2.学生体验: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物体完成推、拉、举、压的作用。 3.通过分析,推、拉、举、压、吸引、排斥等都是力的作用,在力的现象中都涉两个物体,得出力的概念:力就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4.讲解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5.探究思考:让学生利用实验器材探究说明:两个物体要产生力的作用,是否必须要相互接触?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通过拍手活动,提出拍手时的双手感受是怎样的? 学生活动:通过两个气球的相互挤压,两个气球同时发生形变,归纳总结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交流讨论:为什么立定跳远时,脚要用力蹬地? 思考:用桨划船前进时,使船前进的力是哪个物体给的? 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提出问题:让学生对刻度尺、气球施加力的作用,观察物体有什么变化? 物理中把物体形状的改变称之为形变。 生活中类似的例子:拉弓、撑杆跳、跳水时,由于力的作用使物体发生形变。 提出问题:手压桌面时桌面是否发生形变 学生猜测。 实验演示:通过微小形变放大的实验,使学生明白桌面发生了形变,只不过形变较小。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通过与学生互动传球的实例,发现力可以使物体由静到动,或者由动到静。 通过分析火车进站时刹车和汽车超车时加速,得出力可以使物体的速度大小发生改变。 通过学生用球拍对着墙面打兵乓球,得出力可以使物体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归纳总结:把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速度大小和方向改变,都称之为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力可以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思考:下列现象中,物体运动发生改变的使? 课堂小结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课堂练习 1.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没有一个力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B.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C.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同时产生的 D.两个物体不接触一定不产生力的作用 2.运动员用网拍击球时,球和网拍都变了形,这表明两点:一是 ;二是 .此外,网拍击球过程中,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发生了变化,表明力还使物体的 发生改变。 3.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孩推墙时他也受到墙的推力 B.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人坐在沙发上,沙发凹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只有在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 1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