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455049

第18课 地震来了巧躲避 教案

日期:2025-11-23 科目:校本课程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5次 大小:204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8课,地震,躲避,教案
  • cover
第18课 地震来了巧躲避 一、教学目标 : 1、了解地震的形成和发生前的预兆; 2、通过模拟自救活动,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避害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3、树立学生“珍爱生命、积极乐观面对生活”的意识,并学会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地震灾害的发生。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避震方法。 教学难点:树立学生防灾减灾,珍爱生命的意识。 教具准备:汶川地震的视频、图片,防震警报声,感人音乐 教学过程: 二、 创设情境,了解地震的危害与预兆 。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五月份有哪些重大节日或纪念日吗? 生(1):五一劳动节。 生(2):五四青年节。 生(3):“5 12”汶川地震纪念日。 师:那你们知道汶川地震是哪一年发生的吗? 生:2008年。 师:嗯,今年是汶川地震六周年纪念日,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六年,但留给人们的伤痛依然很大。今年5月12日,前支汶川扫墓的人数超过了10万。我们先通过一段视频来回顾一下当时地震发生的情景。(多媒体播放有关地震的视频)(学生谈自己观后的感受) 师:同学们,地震带给汶川人民深重的危害。我们不仅是向他们表示同情与帮助,更要做的是了解地震、防范地震。让我们通过一组图片一起去认识一下地震带给人类的危害。(生通过图片归纳出地震的危害) 师:地震带给人类的危害如此大,有没有方法是可以预防地震的呢? 生:汇报了解到的地震前的预兆。 (1)、学生汇报,教师总结 。 (2) 以地下水异常和生物异常这两种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和现象为例,让学生做更细致的了解。 ①教师出示地下水异常的顺口溜,加深学生的记忆。 “井水是个宝,地震有前兆。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②引导学生自编生动异常的顺口溜,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三、 合作学习,亲身体验“地震来了”。 1、师:“如果在上课的时候发生了地震,我们该怎样保护自己呢?(课件出示几种错误和正确的避震方式,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作出回答) 生1:第一张图片中的小孩地方选对了,但姿势不正确。应该脸朝墙角,形成易生存的三角空间。 生2:第二张图片中的小孩做法是正确的,躲在结实的桌子下面,并双手护头、弯曲身体。但大人的做法错误。 生3:第三张图片中两人躲藏的物体不结实、稳固,容易砸伤,也是错误的。 生4:第四张图片中学生的做法是正确的。 2、师总结:遇到地震时,一定要镇静,并就地躲避,坐在离门较近的学生,可迅速从门窗逃出室外;大多数学生应就近躲在桌子下面,或在内墙角处躲藏,即使大楼倒塌时也会有生存的空间。所采用的避震姿势为蹲下或坐下,尽量弯曲身体,抓住桌腿等牢固物,保护头颈,掩住口鼻,墙角处应脸朝墙角,形成三角空间。 3、生归纳避震口诀:遇震需冷静,就地躲藏好,门边往外撤,里头桌底藏, 也可墙角靠,抱头曲身体,正确防地震,我们能做到! 4、模拟演练,情感体验 。 四、情感体验、积极乐观应对地震。 1、通过图片、配合音乐向学生展示汶川地震中被埋小学生表现勇敢的事例:“地震中最美的微笑———唐沁” 。 2、师:照片中的小女孩名叫唐沁,今年11岁,四川德阳人。8岁时汶川地震发生了,她不幸被埋在了倒塌的校舍里,经过救援人员与家人的共同努力,十几分钟后,她被救了出来,但左腿被砸断了。虽然剧痛来袭,她依然坚强而乐观,手术中没喊过一声疼,没流过一滴泪。拍下这张照片时,她还在打着点滴 学生交流感受,学会积极勇敢的面对生活。 3、学生谈感受。 五、活动延伸,远离灾难 。 同学们,在生活中,像地震这样的“天灾”是不可避免的,但“人祸”可减少,该怎么做呢?运用正确的避震方法,同时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应对地震,才能真正守护我们的生命。而我们,也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地震、掌握避震防护、保护自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