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2课 断翅的风筝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培养 1、自己玩风筝的时候不影响他人。 2、放风筝时关心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二)行为技能训练 1、能选择安全的地方放风筝。 2、能正确地放风筝,发生意外后能妥善处理。 3、看到别人放风筝时知道如何保护自己,防止被风筝线划伤。 (三)知识经验积累 1、了解放风筝存在哪些安全隐患。 2、掌握安全放风筝的一些要求,如远离电线、防止伤人等。 二、教学重点 1、了解放风筝存在哪些安全隐患。 2、知道选择安全的地方放风筝,避免风筝线伤人或伤害自己。 三、教学难点 放风筝出现意外后如何妥善处理。 四、教学方法 课堂交流 实物展示 课外实践 五、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调查身边放风筝时出现的意外事故,也可上网寻找案例。 2、准备关于安全放风筝的知识竞赛题。 3、制作教学课件。 4、准备一个风筝。 六、教学过程 (一)学安故事” 1、导入新课。教师手拿一个漂亮的风筝,引导学生齐背古诗《村居》,引出课题:断翅的风筝。 2、点一名学生读“平安故事”,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王阿姨开车速度再快一点会有什么严重后果? 3、师引入“资料链接”:《风筝线为什么像刀子一样锋利》。 4、学生交流读故事后的感悟。 5、师小结:绿草红花,蓝天白云,五彩的风筝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快乐,然而,如果人们不注意放风筝的安全问题,美丽的风筝也会成为冷酷的杀手呀!(引入下一个环节的教学) (二)了解放风筝的安全隐患 1、看图读文:a,小心风筝线,比刀还快。b,电力线路附近放风筝,非常危险。 2、学生读文后交流:我知道放风筝有哪些安全隐患,教师相机板书。 3、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收集到的风筝伤人的案例。 4、师过渡:放风筝有那么多安全隐患,那怎样放风筝才是安全的呢? (三)安全放飞有办法 1、读一读,想一想: (1)安全放飞,要注意哪些问题? (2)如果放风筝发生意外时,我们应该怎样做 2、师生共同交流评议以上两个问题。 3、巩固复习安全知识,全班分成小组,进行一场安全知识竞赛。(以下题目仅供参考) A、简答题(必答题) (1)空中的风筝线会对人体造成哪些伤害? (2)在什么地方放风筝最合适? (3)能在飞机场附近放风筝吗?为什么? (4)风筝触碰电线后,该怎么办? B、判断题(抢答题) (1)我们放风筝时要戴手套,保护手指。( ) (2)当风筝挂在树上、屋顶上,可以自己爬上去取下来。( ) (3)在离架空电线100米的地方就可以放风筝了。( ) (4)放风筝时需要大人的陪伴。( ) (5)机场、火车道、人多、车多的地方不能放风筝。( ) (四)平安歌谣 1、诵读“平安歌谣”。 2、你能对“平安歌谣”进行补充吗? (如:风筝断翅要避开,挂上树梢切莫取。带好手套护手指,大人陪伴方安全。) 3、师生拍手共诵《平安歌谣》。 七、演练设计 1、演一演: (1)分小组选一种情景演一演。 (2)各小组推荐三名学生上台表演。 2、说一说: (1)让学生认真看图。 (2)在图下方填写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对课文的知识点进行回顾。 3、查一查: (1)学生自由发言。 (2)师生共同评议。 八、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放风筝也有这多我们原来并不知道的知识,身边处处有科学,只要我们把安全时时记在心中,美丽的风筝一定会带给我们更多的快乐。 九、板书设计 22.断翅的风筝 风筝线细 触碰电线 风筝飞得高 安全隐患 ↓ ↓ ↓ 割伤身体 酿成火灾 影响飞机起降 安全放飞→ 远离电线 远离危险地区 大人陪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