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课 红灯停 绿灯行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培养 1、过马路时要有安全意识。 2、树立以遵守交通规则为荣的观念。 (二)行为技能训练 1、学会安全过马路的技能。 (三)知识经验积累 1、认识人行横道和人行横道信号灯(红绿灯)两种常见的交通指示信号和标识,懂得它们的不同含义。 2、知道安全过马路的要求。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人行横道和红绿灯,理解“红灯停 绿灯行”的交通规则,引发学生对安全过马路的思考,借助平安童谣引导学生掌握安全出行的规范做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操练安全过马路的技能,牢记平安童谣提示的交通规则,养成从小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 三、内容分析及教学建议 本课由5个模块构成。 (一)引言 内容分析: 引言以提出问题,引发思考的方式导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与体验,“你们平时怎样过马路的?”揭示出本课的学习重点,即认识斑马线和红绿灯,学会安全过马路。 教学建议: 依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与认知特点,可采用“猜谜语”的方式引入“红绿灯”,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请他们谈谈在哪些地方见到过红绿灯及怎样用它帮助自己安全过马路。 (二)平安童话 内容分析: 平安童话根据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把“不按照交通信号过马路的危险行为容易造成交通事故,”以及“遵守交通规则很重要”等这些枯燥简单的道理,通过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出来。情节充满悬念,人物个性鲜明,语言富有童趣,浅显易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则童话设计了淘气猴、萌小兔和口水狼三个人物形象。淘气猴是急性子,机灵调皮,过马路时不遵守“红灯停 绿灯行”的交通规则,后因目睹口水狼被撞的交通事故而认识到错误;萌小兔胆小,乖巧听话,按照老师的教导耐心等待绿灯;口水狼胆大,冒失莽撞,骑自行车横穿马路,不遵守交通规则,最终发生交通事故。孩子们读完童话故事,就会自然引发思考:想淘气猴和口水狼这样做太危险,我们应该怎样过马路呢? 教学建议: 1、提倡学生自己通过拼音和图片读懂平安童话,可以采用同桌互助方式来读。读完故事后,老师引导学生围绕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关注故事中的矛盾冲突:口水狼被撞的交通事故以及为什么被撞。其次,弄清楚:萌小兔为什么能安全过马路。 2、引导学生思考:淘气猴和口水狼这样过马路太危险,我们应该怎样过马路呢? (三)平安导航 内容分析: 平安导航这一板块解决的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根据低段学生的特点,以“情境图”再现的方式出现,借助淘气猴、萌小兔之口揭示什么是红绿灯、人行横道,它们有什么作用。 教学建议: “平安导航”是学习交流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认真读图,引导学生交流:什么是红绿灯、人行横道,它们各有什么作用。教师教学中还可引导学生从图中读出:只有按交通指示信号,走人行横道线过马路,才能保证行人的生命安全的道理。 (四)平安童谣 内容分析: 把安全过马路的规则和要点通过四句七字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歌谣呈现出来,押韵有节奏,朗朗上口,孩子们在说、唱、读、背的过程中,把交通规则熟记于心。 教学建议: “平安童谣”是说唱活动,老师指导学生采用拍手唱、配乐读等多种读形式将安全过马路的交通规则牢记于心。 (五)平安童操 内容分析: 平安童操有三个内容。“做一做”让孩学生背童谣、编动作、做童操,掌握过马路的技能。 “说一说”让学生在判断图中人物行为对错中,明辨正确过马路的方法。“想一想”,是本课的一个拓展,渗透车道信号灯的知识。 教学建议: 充分让学生动起来,体现“在体验中收获,在活动中成长”的理念。指导学生进行情境体验,交流讨论,思考提升。 四、平安童操与建议 “平安童操”版块里有以下三项活动: 1、“做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