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6课 积极参加防震演练 一、学习目标 (一)情感态度培养 通过了解地震的知识,知道地震会给人带来危害,从而初步建立对地震的防范意识和形成珍爱自己生命的意识。 (二)知识经验积累 1、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学校所在的地区和家庭周边区域的安全疏散道。 2、树立安全意识,明白积极参与演练就是珍爱自己的生命。 二、学习重点 借助情境体验和演习的活动,学会防震避险的正确方法。 三、学习难点 通过观察和讨论,找到快速疏散、安全逃生的方法。 四、学习方法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课上让学生交流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的文字、图片等资料,了解地震知识;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不同场所的避难方法;通过模拟演习,让他们获得真实的体验并学会正确的避难逃生的方法。 五、学习准备 1、教师准备: 课件、《大耳朵图图》中有关躲避地震的一段视频。 2、学生准备: 学生和家长制作图文结合的资料展,提前两天放在挂在教室的四周,供学生参观。(有关地震的产生、分类、不同震级的威力,以及地震引发的自然灾害和给人们生活的重大破坏等方面。) 六、学习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件宝物。(出示课件:地动仪图片)它是我国汉代天文学家张衡发明的。仔细观察它的结构和组成,猜一猜,它有什么作用呢? 2、师:它叫地动仪,可以提前预测地震,它有八个方位,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那个方向龙口所含的铜珠即落入下面蟾蜍口中,可以给人发出地震的警报。 3、师:同学们,我们的大地不都是平平的,有高山也有峡谷、有江河也有湖海,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打造了令人难忘的美景,鸟语花香;可是大地的脾气反复无常,有时也会发怒、吼叫。(师指着教室周围的图片)地震来得速度非常快,破坏性也极强,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 4、考一考:地震来了,我们逃生的时间有多长,有谁能告诉我?(只有10秒)所以就有了“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惊慌出意外,就地躲避好”的道理。那么在地震发生后我们应该如何避难呢?”今天的课会教给你正确的方法和技巧。[板书课题:防震演练我积极]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参观等直观感受,了解地震的知识,并能体会到地震带来的自然危害性和生命的毁灭性,引发学生对地震的关注。然后由逃生时间的猜测,看到逃生时间的短暂,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逃生避险方法的热情。】 (二)“平安童话”,感知地震 1、听一听童话故事“淘气猴遇险”。(见教材) 2、听了熊的讲解,你明白了什么呢? 3.同学们觉得当地震来临时应该怎样保护自己呢?让我们一起来“知识抢答,是对是错”! (1)地震来时,要躲到桌子下面,而不是把板凳顶在头上。(√) (2)地震来时,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序的出教室,然后下楼(√) (3)地震来时,先清理书包和贵重物品之后再离开房间。(×) (4)地震来时,要躲到窗户旁边,可以快速逃出去。(×) (5)当在户外遇到地震时,要往空旷的地方跑,并且平趟的地面。(√) 【设计意图:地震虽然不是经常发生,带是为了以防万一,也必须引起重视,特别要有思想和行为两个方面的准备。从淘气猴遇险的教训中让学生了解地震会让人惊慌失措,错误的做法可能会给自己带来生命危险,认识到只要掌握好自我保护、逃生的基本常识,就会带来安全。(4)(5)两点是对教材的补充,也是学生可能会存在的误区。】 (三)“平安导航”,疏散有方 1、游戏:找出口(出示课件:公园彩色平面图) 创设情境:有三个小朋友在家长的带领下来到了解放公园,A来到了儿童游乐场;B来到了喂鸽子的广场;C在中国名塔园里。就在此刻他们感觉到危险即将来临,那么他们走哪条路可以快速的离开公园呢?请你用三种不同颜色的笔画出逃生路线图。(答案:A———1号门;B———3号门;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