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课 世界真奇妙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培养 1、体会生命形式的多样性。 2、尊重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命形式。 (二)行为技能训练 1、了解微生物的特性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懂得利用微生物要注意趋利避害。 (三)知识经验积累 1、了解什么是微生物。 2、知道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以及人类是如何趋利避害地利用微生物。 二、教学重点 认识微生物这种生命形式的存在和特点。 三、教学难点 通过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例及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微生物。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演示法 活动体验法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高倍显微镜;观察用切片。 2、学生准备: 课前搜集了解微生物的相关知识;以小组为单位准备鲜牛奶一份,容器一个,酸奶发酵剂一小袋。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同学们,在一、二年级我们已经学习了“可爱的动物”、“有趣的植物”等课文,说说看,你对生命有了哪些认识?(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指出:大千世界,除了人类、动物、植物以外,还有其他的生命———微生物。有了这些“看不见的小朋友”,世界更加丰富多彩、生机勃勃。(揭示并板书课题:世界真奇妙) (二)观察思考,探究新知 1、听平安故事,初步感知微生物的存在。 教师用课件动画播放童话故事: 森林小学三年级的小朋友在郊外春游,小朋友把带的好吃好喝的都拿出来分享。淘气猴突然打了一个喷嚏,萌小兔说:“你刚才吹风吹感冒了吧?来!吃我做的三明治!”口水狼说:“喝我带的鲜牛奶吧!” 萌小兔打开饭盒,看见三明治上有蓝绿色的霉斑。口水狼拿出水壶一看,牛奶变成冻状了。他们发现带来的食物和饮料好像变质了,就叫淘气猴过来一起看看。 袋鼠老师看见三个小朋友在一起研究食物,就走过来问明情况,给他们讲解微生物的知识:“这都是微生物创造的‘奇迹’。感冒可能是病毒或细菌在作祟,面包长霉是真菌在捣乱,牛奶变坏是细菌在搞鬼。”萌小兔说:“微生物是什么东西?淘气猴说:“我怎么什么也没看见?”口水狼也觉得奇怪:“早上牛奶还是好的,细菌怎么到我的水壶里去的?” 师:听了春游的故事,你知道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除了植物、动物外,还有一类“小朋友”是谁吗?对,就是微生物。微生物有什么特点呢,它们与人类又有怎样的关系?让我们看看袋鼠老师又是怎么讲的吧! 2、学平安导航,了解微生物的特点及与人类的关系。 ①观察。 课件出示袋鼠老师贴出的图片,说明这是在高倍显微镜下看到的一些微生物的样子。 请学生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说出微生物的特点)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⑴个体微小,形态各异;⑶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教师小结:微生物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生命,它们通常个体微小,却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我们的周围,包括人体本身,到处都分布着微生物,有的必须用高倍显微镜才能看到。 ②分类。 师:微生物有的对人类有益,可以为我们制造美食;有的对人类有害,如病毒能够导致传染病的流行,真菌使我们的食品等发霉腐烂。 课件出示图片(酱油、陈醋、啤酒、木耳、蘑菇、面包、酸奶、制造药品、抗击非典、预防禽流感、粮食发霉等),启发学生思考:你能按微生物的作用将这些图片分成两类吗?让学生操作电脑,拖动图片到相应的圈里。 有益微生物 有害微生物 让学生自己评价分得对不对,并简单说明原理。 教师小结:聪明的人类在与微生物长期共处的过程中,学会了趋利避害,让微生物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多了不起呀! ③交流。 你还知道微生物的哪些秘密?让学生自由补充。 3、诵平安童谣,归纳记忆所学知识。 教师板书或贴出“平安童谣”,让学生读一读,背一背。 小小朋友微生物,种类繁多广分布。 大千世界真奇妙,趋利避害好相处。 (三)实践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