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6课 疏散逃生保安全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培养 1、了解自我保护的有关知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2、培养学生的安全素养,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二)行为技能训练 1、认识疏散逃生的标识及知道有效的逃生途径。 2、掌握紧急疏散的基本要求和逃生方法。 (三)知识经验积累 1、知道自然灾害会导致人们财产的损失,生命受到威胁。 2、知道疏散逃生的基本要求以及科学有效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知道自然灾害会导致人们财产的损失,生命受到威胁。掌握自我保护的有关知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三、教学难点 认识疏散逃生的标识及有效逃生途径,掌握紧急疏散的基本要求和科学有效的逃生方法,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四、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 观察法 谈话法 探究式教学法 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 五、教学准备 自然灾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认识自然灾害 (导语):2008年5月12日,在我国四川省发生了震撼世界的———汶川大地震。截止9月2日,大地震遇难人数已超8万,受伤人数更是达到30多万,可想而知自然灾害的威力是多大,那么自然灾害都有哪些呢? 1、播放地震、火灾和泥石流的图片和音乐,让学生感受灾难的场面。 2、引导学生理解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是指洪水、地震、台风等自然现象给人类造成的灾害。 【设计意图】:从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出发,以全面发展素质为中心,以情景教学为载体,以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方式为手段,创设情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地质灾害给我们的地球带来的灾难。 (二)引读平安童话,感知童话内容 听说口水狼住院了,今天我们一起去看望他吧。 1、生自读童话故事,思考:口水狼为什么住院? 2、指名回答。 原来森林小镇突发泥石泥,在疏散逃生的过程没有听从有效的指挥导致受伤住院治疗。接下来我们开始“平安导航”,当自然灾害降临时,我们应当掌握哪些知识? 【设计意图】:由童话导入,带着问题自读,初步感知课文知识要点。在活泼生动的童话中,体会遇险时,有序有效进行疏散逃生的必要性。 (三)学习平安导航,掌握方法技能 1、出示图片组合,组织讨论:当遇到以下突发灾害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A.洪水泛滥 B.地震来袭 C.泥石流肆虐 D.火灾威胁 2、学生交流反馈,教师小结: 是啊,自然灾害往往来势汹汹,让人猝不及防,面对这些恶魔,我们首要选择是迅速逃离危害的地方,确保自身安全。有序地紧急疏散,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发生。因此,在疏散逃生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3、PPT显示文中注意事项要点。 4、学生认读理解。 5、相机引出平安童谣,学生熟读成诵,随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怎样学会逃生和保护自己,从而掌握安全技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逃生的基本技能。 (四)合作练习,巩固知识与技能 1、认识疏散逃生的有关标志,想一想,并说说各图标的意思。 2、练习掌握不同自然灾害所采取的相应逃生避险方法。 3、模拟疏散线路,按前三排前门有序疏散,后三排后门有序疏散的方法时行演练。紧靠窗户的学生,切不可翻窗逃生。 【设计意图】:将本课要求掌握的知识技能,通过练习进行模拟训练,进一步巩固学生认识疏散逃生有效逃生途径,掌握紧急疏散的基本要求和科学有效的逃生方法,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七、演练设计 地震逃生疏散演练活动 (一)设计目标 1、在疏散演练活动中,初步了解疏散途径,帮助小学生掌握基本逃生避险的技能,提高自护自救的能力。 2、明确认识自然灾害的危害性,激发学生对受灾同胞的无限关爱之情。 3、以活动为契机,引起师生对安全的重视。 (二)活动对象和安全小组工作人员安排 活动对象:本班全体学生 组长:班主任 副组长:本班班长 医务人员:学校校医 (三)演练疏散地点 学校操场 (四)活动准备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