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544553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1 统计调查----实验与探究 瓶子中有多少粒豆子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4-06-20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4次 大小:757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瓶子,格式,教学设计,豆子,多少
  • cover
《10.1实验与探究--瓶子中有多少粒豆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教材依据: 本节教学设计所依据的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卷网-七年级下册《数学》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第一节后面的实验与探究。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为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的第一节第三课时。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统计调查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在数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性质和运用。另一方面,涉及到实验内容,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类比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学生可以感受数学美,从而激发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也为学生创造进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机会观察和实践,为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发展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 [教学思路设计]: 1、通过趣味问答和问题导入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 在课堂导入环节,通过PK抢答等制造活泼轻松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并通过一个问题的研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以让学生自主探究为依托建构新知。 本节课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究建构新知。我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环节过程中,力争做到让学生多动手、多观察、多思考。让他们在实际的学习体验中完成对知识的理解性建构。例如让学生估计瓶子中有多少粒豆子,通过小组内部商讨解决方法、讨论人员安排、总结计算公式得出结论等。 3、从生活走向数学,从数学走向社会,培养学生STS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注重联系实际,处处体现新课标“从生活走向数学,从数学走向社会”的理念.让学生所学“捉—放—捉”估计总体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解决实际问题,寻找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需要估算的现象,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普遍性,并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和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充分合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 通过多媒体展示密集现象的图片,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是本节课的通过抽样调查,初步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捉—放—捉”的方法样本估计总体是重点,也是难点,学生较难理解,这时可通过多媒体记录和演示学生们整个实验过程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5、注意教师的角色定位,灵活巧妙地开展教学。 始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第一主人,教师参与、协合、组织学生逐步完成学习。注意灵活应对意外情况,恰当运用学生的临时行为,以学生学习为主要线索展开教学。 教学课题 10.1实验与探究———瓶子中有多少粒豆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通过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会设计简单的方案收集数据。(2)通过抽样调查,初步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3)了解实验也是获得数据的有效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生活实例的引入,使学生学会以数学的角度提出和理解问题,应用统计思想解 决实际问题。(2)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来体验一种在生产和科研中经常用到的“捉--放--捉”的方 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简单的方案设计和师生双边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运用统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时,体验互动交流精神。通过实际参与收集数据、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经历统计的一般过程,感受统计 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增强学习统计的兴趣,初步建立统计观念,培养重视调查 研究的良好习惯和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来体验一种在生产和科研中经常用到的“捉--放--捉”的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抽样调查,初步感受抽样的必要性,如何用“捉--放--捉”的方法估计总体 教具准备 黄豆、绿豆、红豆、瓶子、称 教学方法 讲授、研讨相结合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备注 (一)复习巩固 1.探究本节课内容之前,老师想检验一下 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