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552116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课件(27张PPT)+视频素材

日期:2024-06-2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13次 大小:15183799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课件
    (课件网)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学习目标: 1. 了解清朝前期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史实;掌握清朝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的基本史实;理解清朝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和表现。 2. 通过图文材料,培养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分析、概括的能力;通过合作探究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通过设疑讨论、阅读材料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辩证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3. 通过了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表现,使学生认识清朝前期社会繁盛的局面;通过探究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与人口增长的关系,培养学生从经济角度认识新的社会现象的能力;通过反思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问题,正确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认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同时,知道这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培养学生的世界情怀、价值观等。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表现 手工业工厂的性质、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问题 横塘桥 斗 鸡 来溪桥 行春桥 田器制作 缸 窑 砖 窑 石 湖 湖心亭 木 筏 山前村(灵岩山) 山前村 杂货店 小饭馆 织丝作坊 私 塾 万寿旗 胥 山 春 耕 太 湖 灵岩山 山中隐士 轿 夫 游山而席 邾巷桥 胥 江 僧人化缘 斜 桥 丝绸庄 状元迎亲 小吃店 西安桥 露天茶棚 漕运大船 木渎镇 相术先生 东安桥 水上人家 仆人运礼 迎接宾客 社 仓 寿 宴 遂初园 法云庵 遂初园(木渎镇内) 石湖景区 蚱蜢船 栅栏养鱼 太 湖 恭谢皇恩 春台社戏 狮 山 何 山 席 店 染 坊 敬老恤贫 姑苏城郊 怀胥桥 盘 门 瑞光塔 香水浴堂 官员出巡 钦差官船 京杭运河 水马驿 姑苏城郊 巡抚部院 万年桥 考具店 吴中天府 布 行 按察使司 府试考场 府试监考 商 贩 万年桥(姑苏城内) 状元桥 兴 贤 育 才 搬运官银 大成殿 黄鹂坊 藩台衙门 怡老园 轿夫仆役 婚礼现场 姑苏城内 商 铺 虹 桥 阊 门 吴泰伯庙 阊门大街 报恩寺塔 杂耍艺人 校 场 齐 门 姑苏城内(阊门) 斟酌桥 茶室酒店 虎丘寺 山塘桥 杂货店 酒 楼 大户宴客 义 学 船 宴 半塘桥 盆景铺 漆器铺 钱 庄 字画铺 山塘街 虎丘山 清代徐扬《盛世滋生图》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 背景 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 淸初统治者认识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都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清代开荒执照 从顺治元年起,清政府就把招抚流亡,鼓励垦荒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康熙初年,清廷当时提出将田分为新荒、积荒、极荒三等,并规定:新荒者,三年起科;积荒者,五年起科;极荒者,永不起科。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大片荒地得到开垦 2. 表现 对黄河 、淮河等大河以及大运河进行治理,修建了许多堤坝、渠堰、海塘 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 经济作物有了较大的发展:棉花 、甘蔗、烟草、茶叶、药材,以及花卉、水果等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3. 作用 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关史事:清朝以前,江南盛产稻米,被誉为鱼米之乡,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清中期,江汉平原、洞庭湖等地区普遍推广玉米、甘薯等作物的种植,粮食产量有较大的提高。当时的湖广地区成为新的商品粮基地,以至于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 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①棉纺织业发达,涌现出一批棉纺织基地; 1. 表现 ———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 ②榨油、粮食加工、制瓷、采矿、冶铁、造船等许多行业呈现繁荣景象; ③手工业在工具、技术、产品质量以及行业种类、规模、产量上超过前代 ④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