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55534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

日期:2025-11-1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00次 大小:189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高一,语文,学期,期末,考试
  • cover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 (完卷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阅读(72分) (一)古诗文阅读(43分) ⒈?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⑴?_____,_____。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⑵?榆柳荫后檐,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 ⑶?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_____,_____。 ⑷?_____,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_____。 ⑸?三军可夺帅也,_____。(《论语?子罕》) ⑹?工欲善其事,_____。(《论语?卫灵公》) ⒉?文言文阅读。(27分) ⑴?课内语段阅读(共15分)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①?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D.往往有得???????????????????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② 选出与“险以远”中的“以”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B.城高以厚,地广以深??? C.以刀劈狼首????????????????????????? D.皆以美于徐公 ③?选出与例句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A.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B.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C.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D.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④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A.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3分) 译:    ????????????????????????????????????????        B.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3分) 译:    ????????????????????????????????????????        ⑵ 课外语段阅读(共12分)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后十年,陈涉等起兵,良亦聚少年百余人。景驹自立为楚假王,在留。良欲往从之,道遇沛公。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必焉。沛公拜良为厩将。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 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 上已封大功臣二十余人,其余日夜争功不决,未得行封。上在洛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往往相与坐沙中语。上曰:“此何语?”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上曰:“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陛下起布衣,以此属取天下,今陛下为天子,而所封皆萧、曹故人所亲爱,而所诛者皆生平所仇怨。今军吏计功,以天下不足遍封;此属畏陛下不能尽封,恐又见疑平生过失及诛,故即相聚谋反耳。”上乃忧曰:“为之奈何?”留侯曰:“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谁最甚者?”上曰:“雍齿与我有故怨,数尝窘辱我。我欲杀之,为其功多,故不忍。”留侯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