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581908

2022届高考语文阅读与写作备考:相信美好,才能获得新生---《复活》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3次 大小:2326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2届,复活,新生,获得,才能,美好
  • cover
高考语文阅读与写作备考:相信美好,才能获得新生--《复活》 作 品 简 介 《复活》是列夫·托尔斯泰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其艺术探索和思想探索的总结,在其文学生涯中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翻译家力冈评价:“《复活》是托尔斯泰世界观发生剧变后,呕心沥血写出的最后一部长篇巨著,公认为是托尔斯泰创作的顶峰,是他一生思想和艺术的总结。” 小说的构思基础来自托尔斯泰朋友柯尼所讲述的真实案例,但托尔斯泰在创作中却赋予这个故事以深刻的社会内容,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俄国专制制度和农奴制,深刻揭露了19世纪末俄国的一系列社会矛盾。在《复活》中,托尔斯泰展示了其理想中拯救俄国乃至人类社会所面临困境的最佳途径,如主张“不以暴力抗恶”,用“爱”和“宽恕”来消除社会矛盾,通过“道德的自我完善”使人远离罪恶等,从而构建人类未来的乌托邦。 方 法 引 导 一、设定基础目标,进行自主探究 1. 结合课下注释,了解《复活》情节梗概,理清人物关系。 2. 概括教材节选部分的主要情节。 3. 围绕“复活”主题,分析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概括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 4. 关注环境描写,明确时代背景及影射对象。 二、设置进阶目标,进行深度解读 1.《复活》教材节选的内容情节核心为“旧爱重逢”,牵扯出男主人公始乱终弃的往事。在哪些作品中我们读到过类似情节?共性有哪些?(如高中语文必修下册《雷雨》) 2.纵观中外文学,我们会发现,“富家公子”与“女仆”、“千金小姐”与“落魄书生”的故事屡见不鲜。而《复活》则将这一情节的张力进一步增强。为何作家们钟情于描写这种有身份等差的恋情?为何又常常安排薄情男“始乱终弃”的悲剧结局? 3. “旧爱重逢”后,《雷雨》展现的是争端与决裂,而《复活》引出的却是男女主人公精神上的觉醒与“复活”。这反映了托尔斯泰怎样的人性观与世界观?你是否认可? 经 典 再 现 复活(节选) 列夫·托尔斯泰 接着是一阵沉默。 她又像刚才那样微微一笑。 “我想请求您……给些钱,要是您答应的话。不多……只要十个卢布就行。”她突然说。 “行,行。”聂赫留朵夫窘态毕露地说,伸手去掏皮夹子。 她急促地瞅了一眼正在屋里踱步的副典狱长。 “当着他的面别给,等他走开了再给,要不然会被他拿走的。” 等副典狱长一转过身去,聂赫留朵夫就掏出皮夹子,但他还没来得及把十卢布钞票递给她,副典狱长又转过身来,脸对着他们。他把钞票团在手心里。 “这个女人已经丧失生命了。”他心里想,同时望着这张原来亲切可爱、如今饱经风霜的浮肿的脸,以及那双妖媚的乌黑发亮的斜睨眼睛———这双眼睛紧盯着副典狱长和聂赫留朵夫那只紧捏着钞票的手。他的内心刹那间发生了动摇。 昨晚迷惑过聂赫留朵夫的魔鬼,此刻又在他心里说话,又竭力阻止他思考该怎样行动,却让他去考虑他的行动会有什么后果,怎样才能对他有利。 “这个女人已经无可救药了。”魔鬼说,“你只会把石头吊在自己脖子上,活活淹死,再也不能做什么对别人有益的事了。给她一些钱,把你身边所有的钱全给她,同她分手,从此一刀两断,岂不更好?”他心里这样想。 不过,他同时又感到,他的心灵里此刻正要完成一种极其重大的变化,他的精神世界这会儿仿佛搁在不稳定的天平上,只要稍稍加一点儿力气,就會向这边或者那边倾斜。他决定此刻把所有的话全向她说出来。 “卡秋莎!我来是要请求你的饶恕,可是你没有回答我,你是不是饶恕我,或者,什么时候能饶恕我。”他说,忽然对玛丝洛娃改称“你”了。 她没有听他说话,却一会儿瞧瞧他那只手,一会儿瞧瞧副典狱长。等副典狱长一转身,她连忙把手伸过去,抓住钞票,把它塞在腰带里。 “您的话真怪。”她鄙夷不屑地———他有这样的感觉———微笑着说。 聂赫留朵夫觉得她身上有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