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586325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日期:2024-06-2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6次 大小:4956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甘肃省,期末,答案,版含,Word,试题
  • cover
合作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时 间:150分钟 分 值: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需要各种人类文明资源的共同滋养。其中,“通而不统”的敦煌精神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 敦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殊表达形态。由于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繁荣,敦煌在千年左右的古丝绸之路文明史上成为多种文明形态接触、交流的大都会,这一特殊的历史环境造就了敦煌文化特殊的表达形态。敦煌文化更多的是在与其他文明形态交流、交融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地域文化。相比较而言,先秦文化、齐鲁文化等文化类型较为封闭,而敦煌文化是在开放的前沿和佛教文化、基督教文化以及波斯文化直接打交道的过程中形成的,它不仅具有地域性,而且具有世界性,是一种更具国际比较意义的中国传统文化。同时,敦煌文化骨子里流淌着中华文化的血液,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基因,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而独特的地位。有学者把敦煌文化排除在中国传统文化之外,这是没有什么道理的。敦煌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更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人类文明多元融合的东方典范。 敦煌文化特殊的形成方式使其具有“通而不统”的特点。敦煌文化既有古今中外思想精华的汇通融合,又保持了各种文化类型自身的独立性,又兼容了不同文化类型各自的合理性。 “通而不统”是“和而不同”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特殊表达。“和而不同”意味着承认存在差异和矛盾,追求多样性的统一,反对无差别的同一。“和而不同”提倡多元文化在相互交流和相互融合中取长补短、共同繁荣。它不仅是理解中国古代学术派别的基本精神和原则,也是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文化关系的基本精神。在“和而不同”的前提下,敦煌文化体现了不同文明之间“通而不统”的精神,更深刻、更广泛地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胸怀。正是由于有这样的精神作为哲学底蕴,才造就了辉煌的敦煌文化,而这一精神与“和而不同”共同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精神资源。 中国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主张,希望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但是中国也绝不希望用中国这套把世界统一起来,同时也不相信任何人、任何国家、任何文明有这样的能力将有上万年文明史、70多亿人的世界统一起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强调和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差异性,世界需要的就是“通而不统”的文化精神。 中华文明能够成为世界文明中唯一没有断裂的文明,其延续不断的“基因密码”就是“和而不同”“通而不统”的精神。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复兴,这一“基因密码”必将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文化支撑。 (摘编自范鹏《“通而不统”的敦煌精神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敦煌文化具有特殊的表达形态,主要因为敦煌曾处于古丝绸之路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 B.有学者把敦煌文化排除在中国传统文化之外,因为他们不认可“通而不统”的敦煌精神。 C.“通而不统”是“和而不同”的另一种表达,此二者都是中华文明延续至今的关键因素。 D.自从有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世界上各种文明都可以借此来解决各种冲突和矛盾。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背景下阐述“通而不统”的敦煌精神,更具有现实意义。 B.文章论述了“通而不统”与“和而不同”的异同,突出其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作用。 C.作者从敦煌文化的形成切入,论述了其具有“通而不统”特点的原因,并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