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590176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课件+素材

日期:2024-06-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51次 大小:21475549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7课,明朝,灭亡,课件,素材
    (课件网) 明朝曾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然而,宦官专权、朝廷黑暗,边防危机、民生凋敝,种种社会矛盾,使它逐步走向衰亡。明朝是如何衰败的?又是怎样被农民起义推翻的?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政治腐败 表现: ①皇帝: ②皇室内部: ③大臣们: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明神宗 东林党争 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勾心斗角,纷争不已; 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1.政治腐败 皇帝疏于朝政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 明神宗在位48年,竟然有20年不上朝。当时皇室内部又勾心斗角,纷争不已,大臣们更是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明武宗将政事交给宦官刘瑾处理 明熹宗爱好木工,成年累月像木匠一样制作木器,朝政全都交给宦官魏忠贤。魏忠贤权倾朝野,人称“九千岁”。谁说他一句坏话,就会被特务逮捕,轻则拷打,重则割舌、剥皮或杀头。 明神宗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直接原因:明朝后期,皇帝很少过问政事 问题三:宦官专权的根源是什么? 问题一:明朝出现宦官专权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与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又有何关系呢? 宦官专权的根源是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它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伴生物。 与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关系: 东厂、西厂这些特务机构是由宦官统领的,由皇帝直接控制的。这样就使明朝的宦官权力特别大,比其他的王朝更容易专权。 问题二:哪些朝代曾经出现过宦官专权现象? 东汉、唐朝、明朝 ①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 ②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地主阶级)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2)社会动荡 明代周臣《流民图》局部 经济:土地兼并严重 (与政治腐败因果关系) 材料二 (明朝末年)旧征未完,新饷已催,额内难缓,额外复急。……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常闻鬼哭。 ———《豫变纪略》 材料一 《陕西通志》记载1628年陕西北部遭受旱灾后的情形: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怠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 陕西北部 一带大旱 农民起义 阶级矛盾尖锐 社会动荡 陕北大旱,饥民遍野,受灾的农民生活条件极其恶劣 官府不顾百姓死活,催征如故。 社会动荡,阶级矛盾激化,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1.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_____不断下降; 2.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 3.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_____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控制力 兼并土地 政治腐败 社会动荡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起义原因 1.政治腐败越发严重 2.国家财政危机深重 3.朝廷不断加派赋税 4.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李自成出身于陕西米脂县的一个农民家庭,童年给地主放羊,长大后当过兵。陕西爆发农民起义后,他投奔起义军。由于他英勇善战,被称为“闯将”。后来他成为起义队伍的领袖,人称“李闯王”。李自成的队伍发展迅速,成为起义军的主力军。 ①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②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妄杀一人,不得侵占民房,严禁抢掠,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2)李自成起义 均田:平均土地 免赋:减免赋税 土地兼并 沉重的赋税 均田免赋 李自成大顺政权印信 建立政权 ①时间: ②建立者: ③政权: ④结果: 1644年 李自成 大顺 1644年4月,百万大军攻进北京城内,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1628年 1643年 大顺政权 1644年攻入京师,明朝灭亡 1645年李自成牺牲地 2.起义经过 陕北起义 进军河南 提出“均田免赋” 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