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608239

【高考三轮冲刺资料】高中生物必修实验方案的设计分析与评价概述

日期:2024-06-2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51次 大小:2516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实验,评价,分析,设计,方案,必修
  • cover
高中生物必修实验方案的设计分析与评价概述 一、考纲要求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共19个:必修1《分子与细胞》11个,必修2《遗传与进化》3个,必修3《稳态与环境》5个),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能对收集到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二、规律方法 1.实验设计要点归纳 2.“五看法”评价实验设计 三、专项归纳 1.正确写出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要探究或者验证的某一事实或者做了该实验后,要解决什么问题。 (1)实验目的的书写与表达:实验目的的内容包含研究对象、研究现象(因变量)和作用于对象的因素(自变量),格式为“探究(验证)×××(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或“探究(验证)×××(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等。 (2)实验目的的确认方法 ①根据题目信息,直接写出实验目的。 ②根据实验装置或实验现象,推断实验目的。 ③根据实验步骤反推实验目的。 2.准确写出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就是进行实验的理论依据,包括选择实验材料的依据、作出实验假设的依据、设置实验步骤的依据、分析现象与结果的依据和确定观测指标的依据。 (1)实验原理一般由三段组成: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因变量的观测指标+实验过程描述。 (2)实验原理中“因变量的观测指标”可作为实验结果的参考;有些题目要求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其考查的是实验原理,所以对实验结果分析时合理套用实验原理即可。 3.规范写出实验假设 假设是指用来说明某种现象但未经证实的论题,是对研究结果的预测,是对课题涉及的主要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设想,假设是研究者对研究结果预先赋予的答案,是一种可能的解释和说明。假设的提出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假设要能解释题目现象或与题干相符。一般情况下,若是实验中要求写出假设,我们应根据平时积累的知识,写出认为最可能的一种假设。 4.完整写出实验思路与实验步骤 实验思路是较为“粗线条”的思考过程,而实验步骤是更为“细节化”的操作流程。但都要注意“无关变量”的描述,尤其是写出实验步骤类试题。 (1)应牢记实验步骤的“三步曲”,即取材(共性处理)→处理(变量处理)→(培养)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处理)。 (2)实验设计中“使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应注意的问题: ①实验材料的选择:植物:如大小相似、长势相同的同种植株。动物:如体重(体长)、年龄、生长趋势相同,有时甚至要“性别”相同。有时可以叙述为“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个体”。 ②试剂的选择:在量上难以做到准确的量化描述时,应尽可能用“定性”的语言表达,要注意“等浓度”“等体积”“适量的”“一定量的”等词的运用。实验时间和条件上用“一段时间”“适宜的温度、pH”等语言。 5.实验结果与结论的预测与分析 首先要明确该实验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若为验证性实验,则实验现象与实验原理一致、结果唯一,结论与题目要求(目的)一致;若为探究性实验,则实验现象与实验原理一致或相反或居中,相应的结论有多种情况。 6.实验方案的分析与评价 分析和评价某实验的关键是明确实验目的。若题干已经给出实验目的,则以自变量为突破口,从“三种变量”的角度进行评价;若试题没有给出实验目的,则需要结合实验信息,进行实验目的的提炼(因为任何与探究性实验有关的内容,都是围绕实验目的进行的,也都能体现出实验目的),之后再继续寻找自变量。 四、专项训练 【例1】(2019·新课标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