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620193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 (38ppt+视频)

日期:2024-06-2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625316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6课,北宋,政治,课件,38ppt+,视频
  • cover
(课件网) 他们在聊什么呢 宋太祖 赵普 雪夜访普图 空白演示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大宋之变 壹·疆域之变 北宋的建立与统一 一·北宋的建立与统一 五代(907—960)(中原地区) 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十国(891—979) 前蜀 后蜀 吴 南唐 吴越 闽 楚 南汉 南平 北汉 由藩镇割据演变而来,武力夺权 武人统治 政权分立 更替频繁 社会动荡 最有能力统一全国的君主,却英年早逝 (一)北宋建立的背景 阅读书本p28找出以下内容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标志性事件: 宋太祖赵匡胤 927年-976年 960年 赵匡胤 陈桥兵变 开封—东京 赵匡胤,曾受后周世宗柴荣器重,掌管殿前禁军。柴荣死后,七岁的恭帝即位。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结义兄弟掌握了军权。 传闻契丹兵将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之弟(后来的宋太宗)和赵普等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高呼万岁,拥立他为皇帝。 (二)北宋建立过程 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五代十国)局面。(意义) (三) 北宋的统一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南唐·李煜 (三)北宋的统一 ①唐朝前期疆域图 ②五代十国形势图 ③北宋时期形势图 问题一:对比图②和图③,有何发现? 问题二:对比图①和图③,有何发现? 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 北宋疆域远小于唐朝,周边民族政权并立,未实现全国统一,是局部统一 北宋没有实现大一统,只是局部统一 贰·制度之变 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二·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一)集权之因 《雪夜访普图》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也 ” 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1)赵普认为唐朝以来政局动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他提出了什么解决措施? 藩镇太重,君弱臣强(地方权力大,中央势弱) 加强中央集权 稍夺其权 制其钱谷 收其精兵 (1)解除禁军将领兵权 (2)统调权分离 禁军三衙掌兵 皇 帝控制军队 枢密院调兵 (3)军队定期换防 (更戍法)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问 题 思 考:宋太祖如何控制军权? 军事措施 (二)集权之法 将1 将2 将3 换将 换将 换将 驻 地 驻 地 驻 地 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影响:抑制了武将专权,加强了对军队的控制,但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二)集权之法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军队; 控制对军队的调动,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 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皇 帝 三司 中书门下 (政事堂) 枢密院 同平章事 (宰相) 度支 盐铁 户部 参知政事 (副宰相) 枢密使、副 御史台 御史中丞 财政 行政 军政 监察 北宋前期中枢机构示意图 分化事权 设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削弱和分割宰相的权力,实行军政、民政和财政的三权分立。 二府三司 制度 (二)集权之法 中央 (二)集权之法 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和财政大权 影响: 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皇权),但也造成官僚机构臃肿。 目的 办法 措施 防止宰相权力过大,威胁皇权 分化事权,设多重机构 分化事权增加宰相人数,增设副宰相若干人,分行政权。 设立多重机构: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军政、财政大权。(相互牵制) 皇帝 财政 行政 军事 三司 枢密院 同平章事 宰相 参知政事 副 中书门下 (二)集权之法 上因谓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令选儒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