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646898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4.6 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11-01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5次 大小:1868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两条,平行线
  • cover
4.6 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课题 4.6 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理解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概念.2.能够测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会画到已知直线距离一定的平行线.3.将平行线之间的距离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使学生初步体验转化的数学思想. 数学思考   结合具体实例,初步了解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问题解决  通过将平行线之间的距离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使学生初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   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的概念,掌握它与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关系. 教学难点  画到已知直线距离一定的平行线. 授课类型 新授课 课时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堂引入】 如图4-6-5,AB∥CD,EM,FN,GP,HQ…分别垂直于AB,那么直线EM,FN,GP,HQ…之间有何位置关系?EM,FN,GP,HQ…同时垂直于CD吗?这些线段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图4-6-5 通过置疑导入,化复杂的概念教学为有趣的动手、动脑活动,让学生在知识的生成过程中理解、掌握知识. 活动二:实践探究交流新知 【探究】 公垂线、公垂线段接情景导入的讨论:问题1 测量自己的数学课本的宽度.你认为要注意什么问题?(刻度尺要与课本两边互相垂直)问题2 阅读教材回答:什么是公垂线?什么是公垂线段?两者之间有何联系与区别?问题3 两条平行线间的公垂线有多少条?公垂线段呢?这些公垂线段有什么关系?归纳总结:图4-6-6与两条平行直线都垂直的直线叫做这两条平行直线的公垂线.如图4-6-6中的直线AB与CD都是公垂线.这时连接两个垂足的线段叫做这两条平行直线的公垂线段.如图4-6-6中的线段AB和CD.两平行线的公垂线段也可以看成是两平行直线中一条上的一点到另一条的垂线段.两条平行线的所有公垂线段都相等.我们把两条平行线的公垂线段的长度叫做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利用测量操作及问题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思考、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活动三:开放训练体现应用活动三:开放训练体现应用 【应用举例】 例1 [教材P105例] 如图4-6-7,设a,b,c是三条互相平行的直线.已知a与b的距离为5 cm,b与c的距离为2 cm,求a与c的距离.图4-6-7 通过常见的题型,加深学生对两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正确理解. 【拓展提升】例2 如图4-6-8,E,F分别在AB,AC上,∠1=∠2,EF=4 cm,BC=16 cm,若三角形BEF的面积为8 cm2,求三角形BCF的面积.图4-6-8例3 如果a∥b∥c,a与b的距离是5 cm,b与c的距离是2 cm,求a与c的距离. 通过拓展提升的教学,了解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情况,发现不足,查漏补缺. 活动四:课堂总结反思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1.教材第105页练习第1,2题.2.教材第106页习题4.6第1,2,3,4题. 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知识网络】 框架图式总结,更容易形成知识网络. 活动四:课堂总结反思 【教学反思】①[授课流程反思]通过情景导入及动手操作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鼓励学生多说多想,课堂教学活泼有趣.②[讲授效果反思]本节课引入时自然流畅,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学习热情较高.教学过程充分让学生交流讨论,动手操作,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③[师生互动反思] ④[习题反思]好题题号                     错题题号       反思,更进一步提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