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1651516

初中现代文阅读——《赏析句子常见题型与答题方法》课件(34张PPT)

日期:2025-05-0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8135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初中,现代,文阅读,阅读,赏析句子常见题型与答题方法,课件
  • cover
(课件网) 赏 析 句 子 --常见题型与答题方法 现代文阅读 赏析就是指欣赏并分析,这是一个通过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等地方去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认知的过程。 何为”赏析”? 赏析句子就是你读完这个句子对它的理解,有什么想法。一般分析用词妙处,还有这个句子在特定的语境中的作用,有的还可以体现作者的意图观点等。 1:请简要赏析文中某某句。 2:某某句写得妙吗,妙在何处? 3:谈谈你对文中某某句子的理解? 4:某某句子对表达感情有何作用? 5:某某句子有何表达效果? 6:某某句子有何作用? ...... “” 赏析句子的常见题型 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的 描写方法的角度 说明方法的角度的角 表达方法的角度 子 关键词语的角度 赏析句子的切入角度 结合语境,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语句。 它既不像苍松那样喜欢站在山头炫耀,也不像垂柳那样爱好偎依湖畔弄情。 (白桦林) 例题分析 答案(一):本句采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给人留下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它既不像苍松那样喜欢站在山头炫耀,也不像垂柳那样爱好偎依湖畔弄情。 (4分) (问题分析:没有结合具体语境,分析空洞。修辞指认有偏差,修辞效果表达不准。) (问题分析:内容理解有错,缺乏联系中心) (问题分析:没有指出赏析角度———忽略修辞手法) 答案(二)本句采用对比、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突出了苍松的高傲与垂柳的妩媚。 答案(三)本句生动形象的突出了白桦林谦虚、朴素、文静的特点,流露出作者对白桦林的喜爱之情。 例题分析 本句用了对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 突出了白桦林的谦虚、朴素、文静的特点, 流露出作者对白桦林的喜爱之情。 总的效果 结合了具体语句 结合了人物情感 它既不像苍松那样喜欢站在山头炫耀,也不像垂柳那样爱好偎依湖畔弄情。 (4分) 答案示例: 有角度 例题分析 答题思路 1.找出修辞,明确作用; 2.结合语境,概括内容; 3.针对形象,挖掘情感; 4.衔接流畅,合成表达。 本句采用了 x x 修辞手法, 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x x 情状(或特点等),从而表现了 x x 之情(或特点等)。 参考格式: 方法归纳 本句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檐下滴雨因风而动的美感,充分表现了作者对檐下滴雨的喜爱之情。 句子意思 具体语句 人物情感 风吹来,雨珠飘来荡去,像个顽皮的孩子,尽情地撒欢,恣意地嬉戏。 (檐下滴雨) 答案示例: 有角度 例题分析 (赏析的术语) 比喻、拟人: 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极为传神, 富有表现力。 排比: 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语气,深化主题,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感染力。 对比: 突出描写对象的某种特点。 反复: 有强调,加强语气的作用。 夸张: 突出事物特征,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 对偶: 语句整齐、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 反问: 增强语气、发人深思。 常见修辞方法的一般作用: 参考格式:本句采用了 x x 修辞手法, x x 地描写了 x x 情状(或特点等),从而表现了 x x 之情(或特点等)。 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朱自清的《春》) 本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春天里千树争春、百花竞放的情景,从而表达了作者对春花(春)的喜爱之情。 ②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朱自清《绿》-梅雨潭) 参考格式:本句采用了 x x 修辞手法, x x 地描写了 x x 情状(或特点等),从而表现了 x x 之情(或特点等)。 本句采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