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20046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课件

日期:2025-05-0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2次 大小:44466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1课,古代诗歌五首,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古代诗歌五首 七下统编版教材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作者介绍 陈子昂 (661-702),字伯玉,射洪人。他是唐诗革新的先驱者。代表作为《感遇》38首,旨在抨击时弊,抒写情怀。他的思想进步而充实,语言刚健而朴质,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张九龄,李白,杜甫,白居易到从中受到启迪。 他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解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敢言,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所重视,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 背景资料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yōu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即幽州台,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等诗篇。 读准字音节奏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chuànɡ tì 理解诗意 向前看不见古代招贤的明君贤臣,向后看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贤臣。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过去 未来 指燕昭王那样的明君和他招纳的贤士良臣。 后来的明君贤臣。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想到 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悲伤的样子 眼泪 想到天地之广阔,历史之久远,唯有我啊,独自悲伤,凄凉地眼泪横流! “独”独自,有孤独之感,是全诗的诗眼,纵观古今,寻遍天地,报国无门,怀才不遇,体现了诗人理想破灭的孤寂郁闷的心情。 “古人”和“来者”,都是指像燕昭王那样礼贤下士、重用人才的明君和他招纳的贤士良臣。 探究意蕴 思考诗文前后各从什么角度来写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两个“不见”相互映照,缅怀古人,表达出诗人对明君贤臣的钦敬仰慕之情,也表露出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的悲愤。 时间角度 在艺术表现上,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诗歌韵味极强,苍劲有力。 两个“不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点? 前一个“不见”是感怀历史,后一个“不见”是对将来提出希望,悲怆之情逐步递进,由古及今。 探究意蕴 思考诗文前后各从什么角度来写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俯仰古今,写出了时间的绵长; 两个“不见”相互映照,直抒胸臆,表达出诗人对明君贤臣的钦敬仰慕之情,也表露出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的悲愤。 时间角度 空间角度 登楼眺望,感慨空间辽阔无限,“悠悠”与“独”相互映照,衬托个人渺小。 在艺术表现上,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诗歌韵味极强,苍劲有力。 诗人把自己置于广阔无边的宇宙背景之中,由个人遭遇想到了天地悠悠而生命短促,宇宙无穷而人生有限,个人便显得渺小,产生一种苍茫、寂寞、悲凉的孤独感。 和其他古诗相比,这首诗句式有什么特别? 全诗的语句长短不齐,句尾无押韵,音调富于变化,更有助于表达诗人起伏强烈的慨叹之情。 陈子昂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孤寂惆怅的悲愤,和对赏贤任能明君贤臣的渴盼。 课堂小结 此诗通过描写诗人登楼远眺时吊古伤今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孤寂郁闷之情。 望岳 杜甫 “五岳归来不看山” “五岳” 是哪“五岳” ?谁是“五岳” 之首? 东岳泰山,位于山东泰安市。 西岳华huà山,位于陕西华huà阴县。 南岳衡山,位于湖南长沙以南的衡山县。 北岳恒山,位于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