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16784

苏教版必修3精练精析:第3专题 拿来主义(苏教版必修3)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2次 大小:244792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苏教版,必修,精练,精析,专题,拿来主义
  • cover
第三专题 拿来主义 【学业达标评价】 一、阅读课文1~6段,回答1~4题。 1.如何理解“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这句话的含意。[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_____ _____ 答案:这句话无情地讽刺国民党政府翻出利用“活人”媚外求荣、欺世惑众的新花样,实际上是历史的倒退。 2.第3段用了类比论证的方法。请将类比的内容填上: 尼采:自诩是太阳 中国:_____ 光热无穷 _____ 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_____ 他发疯而死 _____ 答案:自诩地大物博 掘起地下的煤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 只送去,不拿来 子孙沦为乞丐[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简要分析“抛来”与“抛给”的不同。 答:_____ 答案:“抛来”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无代价地送人或施舍。 “抛给”指帝国主义为了进行经济和文化侵略,向中国倾销剩余物资、传播资本主义腐朽文化等阴谋罪行,“给”字表示是怀有企图,非接受不可的。 4.第6段作者详尽列举“送来”的东西,目的何在? 答:_____ 答案:本段先列举“送来”的东西种类之多、地域之广,论证“吓怕”的原因;接着揭示“送来”的危害,以及“拿来主义”的必要性。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5.从课文的这一部分内容来看,“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一句话,在内容上和结构上各起什么作用? 答:_____ _____ _____ 答案:内容上:以简要的语言明确了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和本国文化遗产,即要通过独立思考,鉴别精华和糟粕,完全自主地来进行选择,这是全文的基本观点。 结构上:起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6.第②段中,鲁迅先生用“孱头”、“昏蛋”、“废物”三个形象,尖锐而生动地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请说说他们的态度各是怎样的。 答:_____ _____ _____ 答案: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是:不敢接受,全盘否定,全盘吸收。(三种人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是不同的,文中的描述很形象,也很明确。) 7.第③段中,“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均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它们又有细别,请说说它们各指的是糟粕中的哪一部分。 答:“鸦片”指:_____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烟枪和烟灯”指:_____ “姨太太”指:_____ 答案:文化遗产中在内容方面糟粕与精华互见、需要区别对待的部分 文化遗产中毫无价值的旧形式(如八股文)21世纪教育网 文化遗产中仅供剥削者享用的腐朽淫糜的东西(如色情文化) 8.如何理解“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这句话的内涵? 答:_____ _____ _____ 答案:这句话揭示了继承文化遗产的意义。强调实行“拿来主义”对于改造民族素质和建设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其中特别提到“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显示了作者认为首要的是改造民族精神和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真知灼见。 三、高考日近,考生忧心忡忡,一些考生把高考看成是一生事业的成败的分水岭:榜上有名,一步登天,功成志遂;名落孙山,不但无颜见“江东父老”,毕业后的前途也就不堪设想了。 根据上述“一些考生”的认识,写一段文字,树立正确观点,批驳错误认识。要求:以破为主,破中有立。(200字左右) 答:_____ _____ _____ 答案:高考,对于考生来说,虽然是眼前最重要的一关,但是把高考看成是一生事业的成败的分水岭,为此忧心忡忡,就大可不必了。因为,高考仅是人生的一小步,高考成功了,也不是一步登天,相反,更需应对新的更高难度的挑战,一切还需从头开始。躺在高考的胜利上睡大觉,只会欢笑一时,庸碌终生。而高考一旦失利了,也并不意味着面临人生的“死刑”,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努力,更多更好的机会终会等着你,笑到最后的人终归是你。所以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